第两百一十八章 大获全胜

    第两百一十八章 大获全胜 (第2/3页)

颓势,开始不断的后退。

    建虏自然不肯放过,骑兵呼啸,要将这支军队进行切割包围,一口吞掉。

    “杀!”

    突然间,两侧的山林里,涌出了大股的明军,将建虏包围之势的冲杀出来。

    建虏瞬间大乱,但仍旧顽强坚持,巡视变幻方阵,强行冲杀。

    明军很快就涌出,高达两万人,对建虏进行疯狂进攻。

    建虏经过短暂的慌乱之后,迅速稳住阵脚,开始有序的反击。

    就在这时,一股三千人的火枪队伍,突然从明军中间冲出,他们举着长枪,连放几枪,扔掉长枪,拔出大刀,竟然杀出了一条血路,径直冲向了不远处的黄台吉大帐。

    黄台吉的大帐,先是紊乱了一阵,很快就平静下来,有军队上前,要阻拦。

    “杀!”

    曹变蛟怒吼,一马当先,不顾一切的冲杀过去。

    黄台吉站在大帐前,看着冲杀的曹变蛟,目露笑意,道:“明军出来了,是觉得本汗山穷水尽,想要围杀?”

    他一旁微胖的中年人从容一笑,道:“济尔哈朗,岳托贝勒快到了。”

    黄台吉看着血战不止,丝毫没有退意的明军,面露好奇道:“范先生,这一次的明军,很不一样……”

    范文臣点头,道:“是很不一样,不过,这应该是明朝所有的军队了,只要击垮这里的,遵化,蓟州都会相继入我大金之手,那辽东的兵马,肯定要撤回来救援他们的京师,主动权,仍旧在大汗手里。”

    曹变蛟军队的喊杀声彷佛就在脸上,黄台吉却仍旧从容不迫,道:“吃掉这里的,明朝京畿的军队就所剩无几,若是能拿下他们的京城,我大金入主中原也不是不可能……”

    范文臣神色微动,之前,他们可从没有这个想法,但要是真的能攻破明朝京师,确实有这个可能了!

    在他们说话的当口,济尔哈朗,岳托回来了,哪怕只有参军依旧有着强大的战力,一加入战场,明军就出现了颓势。

    遵化城上,王元雅坚决不肯出城营救,力求保护遵化城,认为遵化城不可有失。

    但李邦华强令他出兵,王元雅不得已,才带一万人出城,支援杨嗣昌。

    而在遵化城以南,代善等的军队,被孙传庭层层拦截,堵住了北上的路,根本无法支援。

    王元雅的军队加入战场,但并不没有扭转局势,明军只是短暂的撑了一会儿,还是快速的呈现劣势。

    曹变蛟还在冲杀,离黄台吉大帐好像只有迟尺之遥。

    黄台吉从容不迫,看着前方的厮杀,笑着道:“这遵化城,终于要到本汗手里了。”

    遵化城这么多军队,粮草必然很多,足够弥补他们接下来的战事了。

    范文臣微笑着应着道:“大汗说的是,只要遵化一下,蓟州就是土瓦,可长驱直入明朝腹地了。”

    黄台吉刚要说话,忽然间,有两匹快骑奔突而来,不等马停就跳下马,单膝跪地的道:“启禀大汗,有明军袭击了大安口,青峰口,正在布置重兵!”

    黄台吉,范文臣等人脸色齐变,黄台吉急声道:“哪来的明军?明朝怎么还会有军队,有多少?”

    从他们得到的情报来看,明朝根本没有多少军队,蓟州总共一万多人,哪怕辽东赶过来,也就两三万人。

    现在,一个遵化城就六万,迁安,蓟州更是差不多,这就加起来二十万兵马了!

    明朝全国军队也就这么多,怎么还有余力?

    范文臣同样不解,明朝这边的情况,实在太过诡异,有太多令他不解的地方。

    跪在地上的骑兵连忙道:“至少有两万人,应该是从古北口绕过来的,看旗帜,像是大同,陕西的兵马。”

    范文臣脸色骤变,急忙道:“大汗,是明朝的勤王兵到了。”

    黄台吉深深拧眉,他不安心所谓的勤王兵,但他背后出现明军,尤其是在这种时候,就大不一样了。

    范文臣看着第一次面色凝重的黄台吉,强自镇定,道:“大汗,现在,只能走了,再不走,明朝就合围了!”

    范文臣也是知兵之人,哪里看不出来,明朝固守到今天,故意拖着他们,就是在等待时机,要合围他们,要将他们消灭在长城之内!

    黄台吉面色铁青,看向不远处。

    他的军队还在处于上风,或许下一刻就能击垮明军。

    对于要杀到眼前的神机营,他看都不看。

    他心里在极速盘算着战局,他发现,他落入了一个巨大的陷阱中,这个陷阱,在他决定冒险之前彷佛就存在了,就等他入彀!

    现在,他踏入了这个陷阱,已经无法自拔了。

    范文臣见黄台吉不说,着急的道:“大汗,现在走还来得及,明军一旦合围,想走都走不了了!”

    黄台吉神色不动,看着喊杀声近在眼前的明军,怔怔出神。

    到了现在,他哪里还不知道,明朝给他编织了一张巨大的网,这张网,肯定不是临时编织的,是蓄谋已久!

    范文臣一见黄台吉的表情,顿时急了,道:“大汗,明朝腐朽不堪,不能久持,我们回到辽东,可轻松夺回东京,一切,都在大汗这一边,切莫丧气!”

    黄台吉看了他一眼,道:“只是连累先生了。”

    范文臣满脸急色,大声道:“来人,护送大汗,杀出去!”

    原本范文臣是命令不了建虏军队的,尤其是黄台吉的亲兵,但这种时候了,亲兵也顾不得,架着黄台吉就往北逃。

    黄台吉并没有挣扎,只是满心不甘与疑惑。

    他决定这场冒险,是从宁锦之败开始,从未对人说过,发兵也十分突然,明朝根本来不及准备才对。

    ‘为什么……’黄台吉骑着马,看着皑皑的北方,双眼怒睁,血丝充斥,拉着马绳,奋力向前奔驰。

    “喜峰口!”黄台吉大喝。

    他一声令下,建虏开始迅速抽离战场,向着喜峰口方向冲去。

    喜峰口也属于蓟镇,只不过蓟镇破败多年,各处关口已然形同虚设,加上明朝这次坚壁清野,理论上喜峰口是不会有明军的。

    建虏一撤,明军自然士气大振,蓟州城的明军全军出动,迁安方向的明军同样加速追赶。

    自努尔哈赤叛乱以来,出现了第一次——明军追着建虏的场面。

    李邦华,王元雅,杨嗣昌都是文官,在后面,领军追赶的是曹文诏,哪怕他受了不轻的伤,仍旧骁勇无比,带着五万大军,撵着建虏。

    曹变蛟的神机营一马当先,咬着建虏的尾巴,不让他们脱离。

    遵化城上的李邦华,王元雅等人,忐忑不安,极力控制着叫回曹文诏的冲动,他们担心建虏杀个回马枪。

    一旦曹文诏五万大军大败,遵化城就守不住了,甚至蓟州都有危险。

    在遵化城以南,孙传庭与军心败散的代善所带领的一万骑兵的胜负已经逐渐分出,代善等人带着残兵往北跑,面对的就是明军的围追堵截。

    蓟州,遵化,一只只信鸽飞往京城,汇报着战场上的一举一动。

    黄台吉带着残兵败将,直奔喜峰口,速度奇快。

    直到天黑,建虏才算拜托明军,来到长城不远。

    但他们入眼看到的,都是火把,偌大的长城,一段一段的火把,明显明军已经布防了。

    范文臣颠簸了一路,骨头都快散架了,顾不得喘气,道:“大汗,不能停,明人能瞒过我们的侦骑,肯定是匆忙而来,来不及布置,直接冲过去!”

    济尔哈朗披头散发,脸上有一道很深的伤疤,还在流血,喘着粗气,道:“明军没有那么多军队,这么做,肯定是吓唬我们,大汗,冲过去吧。”

    黄台吉紧绷着脸,目光炯炯的道:“我们之所以失败,是对明人的一再低估,若是我布阵,绝对不会虚张声势,这喜峰口内外,想必至少有两万人。”

    蓟镇关口破败,很多地方可以进出,但能让大军从容进出的却不多,这喜峰口离蓟镇最远,按理说是建虏最适合逃离的关口。

    建虏知道,明朝同样知道!

    岳托打马上前,道:“大汗,顾不得那么多了,明军正在调兵遣将,必须尽快出关,不然我们就会被合围了!”

    黄台吉回头看了眼,虽然天黑,看不清后面,但一眼过去,应该不超过两万人。

    来时六万五,回去不足两万,粮草严重不足,这一路上,还会有大量的减员,能回到沉阳的,将不足来时的四分之一。

    “东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