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下潜深度测试

    第十三章 下潜深度测试 (第3/3页)

视力,陆晨也勉强只能够看清楚三米远的距离。

    周围水流带来的压迫,让他感觉脑袋有几分肿胀,四肢逐渐丧失知觉。

    紧接着,视线恍惚……

    不能再继续下潜!

    陆晨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但是本能感觉到危险,他急忙摆动健硕的尾巴,趾爪间隐藏的脚蹼展开,僵硬的四肢开始划水。

    躯体缓缓上升,视线能见度也一点点提高。

    二十米……

    十米……

    直到浮出水面,陆晨才仿佛重活一次,沉闷的压迫感终于有所减轻。只是依然感觉四肢无力,脑袋疼痛不已,仿佛被大锤重重敲打过。

    以自己现在的状态,如果遇到巨型乌鳢绝对死路一条。陆晨没敢在湖心继续逗留,强忍着疼痛划水。

    十几分钟后,他艰难迈动四肢,重新返回岸边。

    透过水面打量自身时,陆晨发现两个眼珠布满血丝。

    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如此诡异的情况?躺在洞穴里,他脑海带着一个大大的问号。

    是湖底温度过低,突然导致湾鳄失温?还是潜水深度达到了躯体承受极限,或者其他原因?

    陆晨思索片刻,最终猜测可能是多种原因导致的潜水病。

    通过这些日子不断磨合,陆晨对湾鳄躯体各器官机能达到很深层次的了解。

    他之所以能够在水下长时间潜伏,主要得益于特殊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

    首先湾鳄肺部很大,并有着高度进化的呼吸道上皮。

    这种独特的呼吸系统,使得它们能像鸟类一样,让进入肺部的气体进行单向循环,而不必像哺乳动物那样通过小液囊进出。也因此在需要的时候,它们可以通过肺部吸收更多的氧气存储起来。

    另外,湾鳄心脏构成也很特殊。

    在水下时,它们可以将心率从平时的25次/分钟降到大约1次/分钟,以此减少躯体对氧气的消耗,优先将含氧血供应到大脑。

    正是这些器官构造,可以让成年湾鳄在水下潜伏足足数个小时之久。

    不过说到底,湾鳄并不属于真正的水生生物,而是爬行动物。

    所以在潜水时,它们也有着自身极限。超过这个极限,身体就会产生各种状况。当然他相信随着自己不断成长,承受能力也会接连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