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政变中暗含的勾心斗角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二十章 政变中暗含的勾心斗角 (第1/3页)

    在昭仁殿内,二人一共呆了约莫一个时辰,小皇帝担心在这偏殿中呆的太久,容易引得乾清宫内其他的宫女太监的碎嘴,便引着李云棠出了殿门。

    走回正殿的路上,小皇帝冷不丁地向身旁发问:

    “云棠,先前你说朕的政令无法通达,全是由于没有可以贯彻朕命令的人,现如今,朕又该如何培养出这样的臣属呢?”

    “皇爷,此事绝非一朝一夕便可办成的。”

    一听这个问题,李云棠就知道小皇帝打的什么念头了。

    她想要做的,无非是让内廷的办事班底赶快搭建起来,这样为先帝上谥发丧之事,便可尽快完成。

    可这又不是搭个临时的棚子,怎么可能说建就建起来呢?

    人员的择选、培养总要时间,是否忠心也需要考量;更别提他的这个以内制外的策略,更多是为以后新政考虑的。

    毕竟这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几乎都对损害他们利益的新政深恶痛绝。在施行革新这件事情上,皇帝一方与这帮人没有任何的合作基础。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如果小皇帝想要施行新政,则必定面对举朝的反对。到那时候,经过较长时间的培养,内廷也应有可用之人了;朝堂这张显卡烧掉了,把内廷这张亮机卡拿出来,也能勉强维持运转。

    面对急切的小皇帝,李云棠只能尽量晓之以理:

    “皇爷,大行皇帝执掌大权二十年,方才留下那套顾命大臣的班子,如今皇爷登基不足两月,怎么能操之过急呢?

    前明的宦官之所以能代皇帝行批红之权,是因为明朝有听选教官轮日入值,形成了制度化的内府教书,这样培训出来的太监,在君权的加持下,他们才能制衡甚至掌控外朝。

    可我朝天子皆是大权独揽,不需要宦官协助,便没有这项制度;而现今宫内的宦官,能识得几个字都不知道,要想他们处理政务,跟数十万科考士子中杀出来的人精较量,有些强人所难了。

    说不定,此举还会引起朝臣们的警觉,打草惊蛇。

    皇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