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一晃三年

    第11章:一晃三年 (第2/3页)

候起码讲潜规则,会等软弱的领导者死去,不会使手段。”

    台狐刚从“新田”过来,给智瑶来带一应物资的同时,也带来了智申要求智瑶回“新田”的消息。

    距离智瑶离开“新田”已经三年之久。他今年九岁,时间也来到了公元前498年。

    三年里晋国除了赵氏与邯郸赵矛盾加剧,赵氏、韩氏跟范氏、中行氏渐渐越加关系恶劣,其余就没有发生什么大事了。

    晋国这边算是内乱引而不发的状态,列国其实也没有发生什么大事,总得来说大部分人得以享受和平。

    智申有来过“黄父”多次,最长的一次待了小半年,更多是来上半个月左右就又离开。

    而在这三年的时间中,智瑶待在“黄父”当自己的“发明家”,不但纸张已经鼓捣出来,还改良了毛笔……也就是将蒙恬的活给抢了。

    有了纸张,也改良了毛笔,智瑶发现自己还要再改良墨。

    为什么连墨都要改良?原因当然是之前的墨水一般是写在竹简或木板,极少会用以写在帛书,一旦在纸张书写就需要考虑到另外的问题了。

    总而言之,智瑶在这三年里当足了“发明家”的瘾,鼓捣出来的东西多不胜数,只是其中相当多的玩意属于需要保密,也就是不能公开示人。

    倒不是害怕被模仿,目前其实有“专利权”这玩意,不是以律法形式约束,完全是以世俗规则来保障。简单的说,敢于模仿就要有挨打的心理准备,扛不住被打死属于活该,还要遭到世代唾骂。

    “聃子愿否往‘新田’?”智瑶问道。

    老子在三年前说只愿意留在晋国一年的时间,然而三年过去了却是依旧待在“黄父”作客。

    他平常除了教导智氏的一群少年之外,一有机会就跟智瑶探讨“道法自然”的相关。

    一开始智瑶还能跟老子聊“道”,后来智瑶有限的知识被掏空,能躲就躲,不能躲则是变着花样换话题。

    老子在智氏会得到很舒服的伺候,有了新的研究课题,并且想要什么资源也都有,索性也就长待不走了。

    智瑶调来“黄父”的学伴数量增加到了两百,绝大多数其实无法培养成为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