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锋芒毕露

    第19章:锋芒毕露 (第2/3页)

眉头一凝,他想到了自己的根脚。

    最开始荀氏其实封地在“原”,因此一开始其实是原氏。

    晋武公在“曲沃代翼”后,姬姓、原氏、名黯、字息的一个人获得了大夫的爵位,为晋武公献计假途灭虢立下大功。

    在晋武公灭掉荀国之后,以荀国旧地赐于原黯,故以荀为氏,历史上也就有了一名叫荀息的人物。而荀息就是荀氏的始祖。

    智跞为什么会想到那些?他听了智瑶的那一句话,着实很难不去进行思考,一切只因为作为赵氏第一谋臣的董安于好像是在复制荀息的路线啊!

    区别在于荀息为晋武公出谋划策,董安于如果真的有对国君进言,还是以赵氏第一谋臣的身份向国君献计,无论赵鞅成功还是国君成功,董安于都可能开创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族。

    现在董安于看上去似乎是被说破了什么,一脸震惊地看着智瑶,久久不再说话。

    “这人是妖孽吧?”董安于心想。

    在当前的时代,不是随随便便一个人都能当某个家族的家臣,祖上也需要是贵族才行。

    董安于有属于自己的前缀,也就是“董”。他肯定是某位董氏贵族的后裔,哪可能不想恢复祖先的荣光呢?

    而智瑶知道自己说中了,很想提一嘴:不管国君和赵鞅给你什么价钱,智氏都加一倍。

    当然,智氏才不会接纳董安于,要不然就是同时得罪国君和赵鞅了。

    “足下不必多言,告知中军佐予以如何便是。”智瑶见董安于的心乱了,趁机再进一步施压。

    作为一名说客,董安于今天无疑是不成功的。他却是也有自己的收获,知道了智氏的瑶小小年纪便这么妖孽。

    董安于说道:“如正卿助赵……”

    一大批城邑的名字被念了出来,包括了范氏、中行氏以及部分中小贵族的封地,又以范氏和中行氏被念到名字的城邑最多。

    “皆可归智氏。”董安于说道。

    一直没有讲话的智跞问道:“中军佐必灭范氏、中行氏?”

    这一刻,董安于不得不怀疑这祖孙俩有没有血缘关系,怎么孙子那么聪明,作为祖父却是有点傻呢?

    事态都到了这一步,还用问的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