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努尔合曼悟了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十章 努尔合曼悟了 (第1/3页)

    王鸿泰之所以将五个长枪百户所兑换在正前方五公里的位置,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对于王鸿泰来说,目前行军速度是第一要素,行动路线也是至关重要,归根结底还是他居无定所,没有具体的行动方针可言,只有一个大方向,那就是杀鞑子!

    所以他必须要把步兵往前放,这样在明日一早,步兵还可休息片刻,保持体力,以免长时间行军,脚力不敌,落了下风。

    这是明代的步兵,不是后世的步兵,行动全靠脚,而且他们仅仅只是训练有素,注意,仅仅只是训练有素而已。

    再加上他们是系统兑换出来的军队,虽然能够融入到这个时空中,但是他们的印象里是以王鸿泰为主,对于边关以内的大明王朝来说并没有特殊的情感,无法与这些被俘将士有共鸣,也没办法生出“民族大义”、“国仇家恨”、“天下兴亡”、“食君禄,忠君事”的这种情绪,去透支他们的力量。

    为什么红军强?最重要的是“支部建在连上”!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对官兵进行组织管理和思想教育,逐步建立主动革命的思想基础。

    或许,就是从三湾改编开始,一个课题就在伟人的脑海里酝酿了,培养信仰,首先就要解决为谁打仗,为谁扛枪的问题。

    三湾改编的另一个原则就是官兵一致,建立士兵委员会,内部实行民主。

    官兵很快就有了感情认同,这支部队是自己的,为自己扛枪,为老百姓打仗,为子孙万代打天下。这个认识激活了强大的战斗力。

    但是现在,一切初创,别说手里的系统军队那是恨不得自己独裁的,就单单说自己救出来的这些,还一个个的想着大明呢!

    更何况,食哪个君了?都不是王鸿泰埋汰崇祯,自己就算回去给他擦屁股,那肯定是手里有个万把人了,有底气,有资本了。

    话又说回来,这样的军队回去,崇祯敢要他吗?崇祯敢养他吗?!崇祯都养不起自己!皇帝穷成这熊样,也是没谁了!

    怕不又是一个百万辽饷的吴三桂?

    本来王鸿泰就在史书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