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官制整改

    第一百二十四章 官制整改 (第2/3页)

甚至有些人一直等到了五六十的古稀之年还未考上,就只能发出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感叹了。

    左建中知道这个群体的庞大,基数有多广,如果他的影响力只能百分百把所有人都喊过来的话,不但十三县一直缺少的官职会被补满,就连王鸿泰军队所需要的,一直空缺的数百人文职人员的位子都能填满。

    读书人,真不缺!这也算是一种畸形吧?官员明明应该靠能力、办事效率来择选,可偏偏和才华、师承、出身、文采、相貌沾了边。

    一边说人才稀缺,后备凋零,一边年年淘汰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提高人才的衡量标准。

    就如同大明文人心中圣地的翰林院这个清水衙门,它的意义在哪?

    你可以张开大嘴,说什么成为养才储望之所,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

    是地位清贵,是成为阁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员的踏脚石,然后呢?

    无论政治地位高低,在各朝各代,翰林学士始终是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集中了当时知识分子中的精英,社会地位优越。

    有人会说,你看唐朝的张九龄、白居易,还有宋朝的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以及明朝的宋濂、方孝孺、张居正。

    啊对对对,你说的都对,就好像每年都有几十万人被“鼓励”创业后失败,你却天天说谁谁成功了一样。

    多少人,有这远超同时期、同年龄段平均水平的天才,壮志未酬,郁郁而终?

    众所周知,翰林院无论怎么变,基本上都是九大官职,分别是翰林院掌管学士院长、翰林院侍读学士副院长、翰林院侍讲学士副院长、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翰林院修撰、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检讨、翰林院侍诏。

    请问,历朝历代,每一批文人,当这九个人占在教育的位置上实,他们在做什么?

    这科学吗?这对吗?可能吧。

    (无政治联想,无时事隐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