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故事

    第二章 故事 (第2/3页)



    然而,军心已如山倒,气势早已尽失,拼命不如保命甚至不如逃命,三万之师顷刻间溃不成军,东方裘取得了起事以来的第一场胜利。

    启辰山一役后,东方裘在鄢城称王,国号大昊,尊萧不害为国师,正式开始了征伐南陆的宏图霸业。

    大昊圣皇帝三年,东方裘与青、齐两州十六路诸侯会战与长野、白庭,大小百余战,皆得大胜,兵甲扩编至九万余众,银甲兵扩至九千。东方裘于白庭点兵,将大军分为三部,平野、八方部由东方裘的两个胞兄东方羽安、东方言统帅,银甲兵团编入卫严部,直属于皇帝,由武信常统领,至此东方裘威名响彻南陆,许多势微的小国诸侯不战而降,臣服于大昊。

    萧不害给第九千件银甲铸上铭文后对东方裘说:“主公之霸业从此无人能阻。”

    东方裘笑道:“除萧先生一人外,无人能阻。”

    萧不害跪下俯首:“主公乃紫微星下的唯一王者,我只是引路之人,只是顺从星辰指引的天命,让分散于八荒的星辰都归拢于紫微星芒之下。”

    大昊圣皇帝六年,九月十五,厌火节,大昊朝的军队浩浩荡荡地集结于五里湖畔。是夜,月华如雪,大军在月色下安营,不点篝火,不亮烛光,这是厌火节的习俗,在南陆代代相传,没人知道起源于何时,确是这片大陆上所有族类都恪遵的习俗,相传在厌火节如若是点燃了火焰,会引来远古魔兽忌温,是极其不详的事情。

    东方裘和萧不害立于湖畔,二十步之外武信常提剑守备,东方裘望着五里湖上泛起的月华,问道:“明日便要攻入柳州无量城,先生是否会动恻隐之心,这里毕竟是先生的故土。”

    萧不害答道:“天下臣服于主公脚下是必然,我生于此只是偶然。”

    东方裘又问道:“杀戮难免,先生在此可有故人。”

    萧不害沉默了许久,清风吹落了一片又一片的皮栀花,他方才开口:“主公,我的父亲便是葬身在这五里湖,我的母亲在生下我后就在无量城被我那些所谓的族人执以火刑,我在柳州只有这两个故人。当年我父亲不顾族人最严苛的族规与外族通婚,被族人发现后,他们处死了我的母亲,放逐了我的父亲,当时柳州最有天赋的术士,最负盛名的占星师,我从出生便被视为异类,是父亲一人抚养了我,教予我秘法和占星术,又在我十八岁那年投身五里湖,所以主公要是问我这无量城内是否还有我的故人,我只能说,一个也没有。”

    东方裘默然,良久又问道:“柳州多习秘法之术士,我能否一举攻下。”

    萧不害淡淡道:“银甲兵不会受任何秘法所制,主公大可放心。”说罢便躬身退下。

    那晚东方裘回到帐中,召集了所有的将领,下了屠城令。

    柳州十日屠,无量城为之一空,连柳州其他乡野之地的所有术士都被诛杀殆尽。武信常手中的不尘剑诛杀了世上硕果仅存的十一个天阶术士,东方羽安的平野部挖的万人坑有半个五里湖那么大。有人说东方裘屠城之举是为了替国师萧不害报弑父杀母之仇,其实,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东方裘是怕柳州五万多术士中会再出一个像萧不害一样知天命的先知。

    柳州一役后,萧不害再未出现在军阵之中,而是随行于大军最后,终日呆在他的马车内。银甲军继续着百战百胜的传奇,朔州的虎豹骑,蘷州的羽弓卫,都曾是横行无忌的虎狼之师,甚至与宁州夷族的铁骑交手也不分上下,却都败在了银甲军的银枪之下,最后的堰、幽、鹿耳、有谷、南宣、长庆南陆六州八路诸侯一同递交了降书。

    大昊九年,大苍历,奎仲年,东方裘一统南陆十二州,大军集结于堰州边境,萧不害在落阳坡为东方裘加冕,号九裘圣皇帝。

    故事讲到这里,古老头停了下来,所有人都觉得故事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一旁的夷族汉子已经起身要走,楚回却饶有兴趣地看着眼前这个脏兮兮的老头,问道:“时间尚早,老先生的故事就要讲完了吗。?”

    “当然没有,我还没有将东方裘在横扫万里之后为何突然罢兵颖上,还没有讲东方裘的一世霸业为何最终无人为继,还没有讲武信常是怎么立马阳阙宫成了当朝的真武帝,故事还长着咧,只是……嘿嘿……”古老头笑着摇了摇已经空荡荡的酒壶。

    楚回刚要叫小二哥上酒,却只听“砰”地一声,那夷族大汉将腰间系着的牛角壶掷在了古老头的桌子上,古老头也不客气,仰头喝了一大口,赞道:“好正宗的宁州火夏,冲着这壶酒,老头子今天给你们讲点这南北大陆千万人里都没有几个人知道的故事。”

    话说东方裘已如萧不害所预言的那样,荡平了南陆,重聚了星野,但处于巅峰的人是不会满足的,况且平野、八方、卫严三军已经扩至百余万,九千银甲虽未扩编,但数百余战未损一人,正是战意最浓、士气最高、杀意最盛的时候,此时罢兵还朝,将帅士兵也都不会甘心。

    落阳坡的行营里,东方羽安向皇帝进言:“陛下问鼎南陆,乃千秋万世之基业,如今我大昊军威震天,所向无敌,此时更应乘胜追击,攻下宁州,宁州草场万里,良驹无数,若将宁州攻下,定能巩固我大昊之基业啊。”

    东方裘沉默,半刻后转身问萧不害:“国师以为如何?”

    萧不害叹息一声,淡然道:“我只看到了陛下的星芒笼罩在这九穹之上,更远的星图以我之力已经无法窥探,我只看到了宁州上空的天狼星未寂,或许,现在还不是时候。”说罢便告病退出了帐中。

    东方羽安在皇帝身边轻声耳语道:“皇弟宏韬伟略,见识未必不如国师,只要皇弟一声令下,臣的平野部愿为先锋。”……

    大昊十年,东方羽安被命为平宁大将军,率十五万平野军向宁州进发,大军浩浩荡荡地穿行过堰州(堰州人世代农耕,无一人带甲,所幸大昊军军纪严明,未扰民生,堰州免于战火)渡过庆阳河,翻越了逐云大山,踏着万千沙尘,进入了黄沙漫天的额古娜沙漠。

    这一去,便是一个月,音讯全无,没有战报传回,派去前线的探子也一个都没能回来。

    大帐中的东方裘坐不住了,亲自去请教已经很少参问军事的国师。

    萧不害叹道:“额古娜在夷语中是波流炼狱的意思,是仅此于阿鼻地狱的鬼神之地,沙漠中天象难测,连我也算不出吞噬一切大沙龙卷会在什么时候刮起来,羽安王爷此去凶多吉少。”

    东方裘求解救之法。

    萧不害思索良久说道:“武信常前去,羽安王爷或许还有救。”

    当武信常拖着瘫坐在马背上的羽安王爷回来时,已是又过了一个月的光景,起兵之后便未损一人的银甲之师,在额古娜折损一千余众,跟着回来的平野军残部也只剩寥寥五万余众。气势汹汹的大昊军还没见到宁州草场上的半根青草,就迷失在了鬼神莫测的额古娜沙漠,武信常的银甲军也在沙龙卷中遭受重创。

    这是东方裘起事后的第一次失败,败得是如此的彻底,更讽刺的是,连敌人的面都还没见到,宁州的战马还在草原上悠哉地啃食着青草,战无不胜的大昊军便已铩羽而归。

    东方裘感到十分的狼狈,从未尝过失败的他只是第一次没有听从国师的劝诫便落得如此境地,十万余昊军埋骨沙漠,但是他不甘心。

    大昊百万之师重新整装,于次年春分穿行堰州,集结于庆阳河畔,开始修葺码头,建造战船,东方裘决定让大军绕过沙漠,转走海路,由庆阳河经古澜江下涯海,转而攻入宁州。

    大船一艘还未造好,宁州的使团却来了。来的只是一队轻骑,不过百人,为首的是个衣着破烂的长须老者,骑着一只三角的牦牛,手执雪狼旗,这是宁州最大的部族铁勒部的图腾,而骑三角牦牛的是铁勒部的大萨满,宁州草原上的牦牛分为三种,二角的牦牛作肉食,四角的以皮制甲,三角的则是每一任大萨满的坐骑,在宁州挞答教义中,大萨满是罗颂神的代言人,只有他配得上稀有的三角牦牛。铁勒部的大萨满作为使节亲自前来,可见宁州的夷人也在忌惮大昊的军威。

    心高气傲的东方裘起兵之心已定,不愿意亲见宁州的使节,而是委任国师前去,萧不害仅带了武信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