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小金库

    第六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小金库 (第2/3页)

    「有些道理,其实我还有一点儿猜测。」

    「甚至…我觉得这个可能性更大一点儿。」

    饭菜还没端上来,夜执阳趁着这点儿时间说道:「有没有可能是皇帝的小金库?」

    皇帝的小金库这种规则成熟于大汉初期。

    汉朝三公九卿里,有两个职务部门是大司农和少府。

    大司农负责国家经济,财政主要来源于田赋租税,用于政府各项支出。少府管理皇家财政,主要来源山泽口赋等,用于皇帝以及皇室日常所耗。

    山泽口赋说白了就是山、湖泊、食物等等项目中扣点儿税赋。

    按说这是好事儿,国家有国家的银库,皇帝有皇帝的小钱包,泾渭分明,谁也不耽误谁。

    问题是大汉皇帝热衷于战争,拿那位大汉千古一帝来说,打爽了收不了手,回头抄家伙的时候发现政府没啥钱了。

    到这个份儿上,这位天子豪劲儿上来了,就把自己的私房钱补上应一应急。

    还不够呢?问盐铁商人借点钱。

    一般是有借无还的那种,关键是盐铁商人也不太好吭声,主要是他们也害怕朝廷将盐铁经营权要回去。

    公私分明的制度沿袭至唐宋,唐朝国力强盛,发生变化相对较少。

    到了宋代,宋太祖考虑开国少不了打仗,打仗就是烧钱,于是专门设立了「封桩库」,把每年多余的钱放到里面,有备无患。

    法理上这依旧是属于国家财政,可惜创业者的头脑低估了富二代的浪,宋朝本身有钱,傻子放着一大堆银子不用,于是放着放着就放到了皇帝的腰包里了。

    不过大宋那群官员精明着呢,只要战事吃紧,国库有点儿乏力,官员就惦记起皇帝的私房钱了。

    于是,君臣之间因为钱这点儿事儿,矛盾就发生了。

    拿宋真宗来说,这位皇帝最常说的两句话就是:

    切诫三司,毋得复有假贷。

    内藏库专副以下,不得将库管钱帛数供报及于外传说,犯者处斩。

    什么意思呢?

    第一句话是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别总惦记着我的钱,自己挣去!

    第二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