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三个深邃的哲学问题

    第一章 三个深邃的哲学问题 (第2/3页)

使用习惯罢了。

    父亲高逸平,是茂林省鹿坪地区沧塘县沧海化肥厂的现任厂长;母亲冉玉瑛,是厂里行政科的普通科员。父母关系很和睦,老高还有一点惧内,这是连小高都知道的。

    老高夫妇很早就是计划生育模范,只生了两个孩子。高凡还有一个姐姐,名叫高敏,比他大两岁,在省商业学校读书。商业学校是一所中专学校,在这个年代里,很多家长都觉得让孩子上中专比上大学更划算,毕业后同样能拿铁饭碗,却能够少读两年书,提前两年就业,未来算工龄啥的都占优势。

    当然,高敏之所以上中专,是因为她高考时候的成绩只到了中专线,这当然也算很不错的成绩了。老高自己是60年代的大学生,对于女儿只考上中专一事颇有些耿耿于怀,并且把光耀门楣的希望寄托到了儿子高凡的身上。

    高凡是沧塘县一中的高二学生,学习成绩勉强算是班上的中游,不过他所在的班是尖子班,以他的成绩,高考考个一般本科的希望还是很大的,重点就别奢望了。沧塘县的教育水平不高,每年只有十几个能考上重点的,怎么排也轮不到高凡头上。

    这一次,省里举办中学生化学竞赛,由各地区自己组织初赛,优胜者到省城参加复赛。以高凡的水平,其实是通不过初赛的。可他爸是化肥厂的厂长,化肥厂是县里最大的企业,县中平时修个操场、添个航空圈啥的,都得指着化肥厂赞助,于是在若干看不见的手的帮助下,高凡成功地通过了初赛,成为沧塘县到省里参加复赛的四名选手之一。

    这次竞赛,省里的政策是,但凡参加复赛的,最低也是三等奖。高考的时候,外省的大学不会给什么优惠,但省里的几所大学承诺对三等奖获得者可以降五分提档,这可是一个极大的好处了。

    高二年级里,像高凡这样在县里有点背景的学生还有几位,不过,他们的成绩属于降50分提档也不可能考上本科的那种,于是他们的家长也就懒得折腾这事了,把这个作弊的机会让给了高凡。

    被此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