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 汉唐风情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159 汉唐风情 (第1/3页)

    “当!”

    钟声杳杳,萦绕于青瓦白墙之间。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朗朗书声四起,慨然之气回荡于天地。

    马蹄声疾,身穿周、汉、晋、唐、宋、明等历朝历代传统服饰的方阵徐徐而来,英雄人物、倾国美人,如历史长卷般缓缓展开。

    仪仗队、花车、人偶方阵、铠甲方阵、礼乐方阵、民众方阵、商家方阵等方阵纷至沓来,  经由廊棚长街一路行进至广场。

    首届西塘汉服文化周便在朝代嘉年华的展演之中拉开帷幕。

    在所有方阵之中,属花车巡演最为惹人注目。

    花车的设计以西塘本地的古建筑为原型,结合“山、水、竹、雕”等传统元素,再配以传统的水墨丹青,古色古香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

    而在花车之上,一名高大英武的武士披坚执锐,  金刚怒目,  扮演的乃是西塘著名历史人物伍子胥。

    这个扮演者不是别人,  正是胡杨。

    花车跟在仪仗队之后,按照既定路线击鼓前进,道路两旁拉起隔离带,外侧围满了吃瓜群众,有些是本地居民,更多的是外来游客,纷纷举起手机和相机,对着花车一通咔嚓。

    胡杨也很给面子,时而扛剑于肩,时而横剑于胸,摆出各种自以为帅气实则羞耻度爆表的中二造型。

    他是被诺诺抓来的临时工。原本花车之上没打算安排人员,县里的领导看完彩排后说:“怎么没有伍子胥?应该有伍子胥。”

    伍子胥是春秋末期吴国的武将,而胡杨的武将扮相十分出众,许依诺比谁都清楚,因此就怂恿胡杨上场。

    巡街一圈,花车与方阵在广场前一字排开。

    嘉善县的领导为开幕式致辞:

    “各位来宾,  女士们,  先生们:大家好!《左传》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汉服是民族表象的代表,又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县领导致完辞,西塘镇的领导紧接着上台。

    等领导们发完言,许依诺才翩然登场。

    诺诺一上台,四周顿时响起窸窣的人声,胡杨能够听见人群里的惊叹、赞美,以及咔咔的快门声。

    他一眨不眨地望着那道堪称惊艳的身影,脸上难掩骄傲之色。

    身为本次活动的发起人,许依诺要负责主持开幕仪式:乡饮酒礼。

    乡饮酒礼是汉族礼仪中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礼仪之一,起源于周代,盛行于明清。

    许依诺毫不怯场,镇定自若地带领场下数百人共同行礼,气质之出众,气场之强大,倘若回到古代,起码也该是个郡主。

    传统的乡饮酒礼流程复杂,讲究繁多,许依诺行的是简化版——作为文化节的开幕仪式,  倒不必完全拘泥于陈规,怀古不一定要法古,  这也是诺诺一以贯之的态度。

    开幕式结束之后,游人四散而去,或观赏演出,或参加活动,或乘船沿江而下,或信步禹禹独行。

    十几名束发孩童吟唱着《诗经·小雅·鹿鸣》,稚气的童声萦绕于古镇小巷;胥塘河边,两棵祈福树伫立在河道两岸,等待着有缘人将亲手书写的心愿卡系上;廊棚水榭里,身着古装的少男少女漫步在江南水乡中。

    胡杨回到民宿时,许依诺已经换上月白纱衫,挑线长裙,外面套一件银红比甲,头发盘成三绺头,这幅装扮为她平添了几分成熟的气韵。

    她催促道:“快来换衣服!”

    胡杨麻溜地脱去武将的甲胄,换上明制的飞鱼服。

    开幕首日,许多活动都等着许依诺去主持,而作为诺郡主的贴身护卫,胡杨自然要做到如影随形。

    诺诺毫不避讳,就这么堂而皇之地挽着他的手出门,路上碰到不少粉丝,纷纷投来诧异的目光。

    “你男朋友?”有人问。

    “对呀,我男朋友!”许依诺的声音同她的脚步一样轻快。

    这话听在胡杨耳朵里,心里很有些暗爽。

    西塘镇内处处都在举办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来往游客无不乐在其中,热闹非凡却井然有序。

    有礼仪展演,释奠礼、拜师礼等传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