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丧事

    第七章 丧事 (第3/3页)

几天的相处,刘璋也和诸葛珪的两个儿子熟络起来。

    大儿子诸葛瑾,今年12岁。

    二儿子诸葛亮4岁。

    还有一个1岁的婴儿诸葛均。

    至于两个六七岁的女儿,刘璋没有过多接触。

    诸葛瑾比较清瘦,但身高五尺有余,较同龄人已是不矮。

    五官端正,但脸非常的长,怪不得孙权老说诸葛子驴。

    面相敦厚,一看就是老实之人。

    诸葛瑾的学识非常丰富,博览【诗经】、【尚书】、【左氏春秋】。

    虽然诸葛家不是十分的富裕,但好歹是名门望族。

    家里藏书不少,有时间就和刘璋探讨,对刘璋的学识也是十分的佩服。

    相比诸葛瑾,4岁的诸葛亮已是展现远非常人的天赋。

    对于各种书籍可以说是爱不释手,而且理解力非常人可比。

    年仅四岁就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让刘璋感叹的同时也是异常的惊喜。

    暗叹自己比之差了不是一点半点,对诸葛亮的执着越发深了。

    刘璋不能一直呆在泰山,毕竟黄巾之乱迫在眉睫,便提出了离开。

    诸葛珪十分不舍,提出了挽留。

    虽然短短十数日,他已不敢小觑这个少年。

    身体健壮,武力自是不凡。文采出众,虽不说出口成章,但各方面皆有涉及。

    虽未成年,锋芒已是遮挡不住。

    本身又是汉室宗亲,其父刘焉身居九卿高位。

    诸葛珪深信,假以时日,定会一鸣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