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定策(上)

    第七章 定策(上) (第2/3页)

的。

    斗垮东林党,是崇祯皇帝明确的路线之一。

    不过一刀切的事情,他是做不出来的,这不符合制衡之道,更为重要的一点,大明需要人才交替的过程。

    崇祯皇帝要逐步切掉,那帮打嘴炮的东林,还有别的文官群体,完成对朝堂的更新换代,这些都是需要时间来沉淀的。

    “都别拘谨,王大伴,给诸卿赐座。”

    崇祯皇帝坐在龙椅上,看着恭敬而立的孙承宗等人,伸手示意道:“军机处驻所,朕已命曹大伴,领人整饬了。

    等收拾好了,诸卿再去驻所当值,眼下我们议一议,所报军机要务,兵部转递军机处一事。

    还有针对此次建虏进犯,我大明应当如何迎战,袁崇焕所统之兵,该如何进行分驻,以遏制建虏之势。”

    孙承宗、王洽几人,先是对崇祯皇帝拱手作揖,后纷纷落座,思量着天子所提的两个问题。

    既然创建了军机处,那就要叫它应有的权柄职能,从眼下这个节点明确下来,崇祯皇帝可从没想裁撤掉。

    “陛下,有关兵部转递一事,是否还要呈递内阁?”

    兵部尚书王洽,在心中揣摩少许,后恭敬的站起身来,对崇祯皇帝拱手作揖道:“毕竟军机处,是因事态紧急之下,而特设的……”

    “王卿,难道在你的心中,就这般瞧不上军机处吗?”

    崇祯皇帝端起身前茶盏,呷了一口,随后看向王洽说道:“还是说你们兵部,习惯听命于内阁,而非是朕呢?”

    “陛下,臣绝无此意!”

    王洽心中大惊,忙拱手作揖道:“既然军机处总揽,此次建虏寇边之事,那臣的意思,是兵部这边,将相应紧急军务,第一时间呈递军机处。”

    “嗯,此事就这么定了。”

    崇祯皇帝放下手中茶盏,神情淡然道:“为方便军机处运转,可设一批军机参赞,员额暂定三十。

    诸卿,每人可举荐两名,剩下的,朕会酌情补充,行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