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朝贡体系

    第一百六十三章 朝贡体系 (第2/3页)

    祖制礼法,不该变成只约束皇帝的枷锁,而应该变成大明的基本法,以此指导着大明不断向前。

    崇祯皇帝已然想明白了。

    通过改变朝贡体系,为之后推动《皇明祖训》立法一事蓄势,等到大明的宪法真正落下帷幕,今后的历任君主,只能对《皇明祖训》进行补充,而不能再删改先前所定,这是他唯一要双标的地方。

    “还望陛下能三思啊。”

    温体仁走上前,跪倒在地上,“废除掉不征之国一事,姑且不提国朝内部,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就说朝鲜、安南、真腊这些地方,一旦知晓国朝废除掉此项祖制,那必然会有所反应的,甚至会破坏我大明的国威,倘若……”

    “大明的国威,是打出来的,而不是靠所谓的朝贡捧出来的。”

    崇祯皇帝神情倨傲,“过去那套朝贡体系,朕觉得也该废除掉了,随便来一些人,向国朝敬献一些东西,就能换取大批的赏赐。

    这在朕看来,是愚蠢的。

    看看现在的南洋诸国,都变成什么样了,一帮从欧罗巴大陆过来的海上势力,凭借着自身强大的海船和火炮,就能随意在南洋作威作福。

    大明作为这些地方的宗主国,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吗?

    朕觉得不能。

    今后大明不仅要维系本土的安稳,也必须要兼顾到这些地域,倘若南洋诸国任由外来势力肆虐,那迟早有一日,大明临海地带也会遭受肆虐。”

    废除掉不征之国一事,不仅是为了解决枷锁,更是为今后大规模移藩做准备。

    像南洋这等富庶之地,不控制在大明的手里,崇祯皇帝实在是太不甘心了。

    就算现阶段的大明,无法实际控制住这些地域,可是让移藩过去的宗藩群体,甚至是一批勋戚群体,进驻到这些地域上,那也能给大明带来诸多的好处。

    想要实现这一战略构想,按照崇祯皇帝的心理预期,至少需要十余载,甚至是更久,才能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