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知识上的优势

    第二十一章 知识上的优势 (第2/3页)

    华南区,某军工企业。

    仿真对战实验室,巨大的实验屏幕,红红绿绿,满屏幕的代码数据。

    仿真系统工程师-张志军,目光呆滞,嘴里用着微弱的声音呢喃:“不可能,不可能的!这是怎么做到的?”

    “张工?您怎么了?试验结果不是出来了吗?有问题?”助理-许玉英关心地问。

    身后一群工程师,纷纷看着张志军,有些不知所措。

    今天,张志军拿来一段仿真系统的子程序给他们检测,检测结果非常喜人,仿真模型的校验,仿真数据反馈,模型运行数据输出,……,等等,各个方面都有极佳的表现,比他们使用的仿真程序更加先进。

    这是仿真系统上一个技术性的突破。

    本该进行庆贺的张志军,现在却变得一副精神错乱的模样,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

    “测试结果不是非常好吗?有什么问题,志军,赶紧把情况说清楚!”看着张志军这幅样子,他的直属领导-周彬皱眉问。

    张志军清醒过来,看着周彬苦笑道:“周总,这个段程序不是我写的,而是我从一个民用网站拷贝下来的,检测结果居然比我们在用的仿真系统还先进,让我有些吃惊!”

    “什么?居然还有这种事?是什么网站?”周彬吓了一跳,不可置信地问。

    他们是军工仿真系统开发企业,所用的仿真系统是专门军队开发的,现在,居然被一个民用网站的技术给超过了,这要是被同行知道了,还被笑死!

    仿真系统是20世纪40年代末以来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

    初期,仿真技术主要用于航空、航天、原子反应堆等价格昂贵、周期长、危险性大、实际系统试验难以实现的少数领域。

    后来,随着仿真技术的逐步发展和完善,渐渐应用到电力、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等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并进一步扩大到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交通运输系统、生态系统等一些非工程系统领域。

    可以说,现代系统仿真技术和综合性仿真系统已经成为任何复杂系统,特别是高技术产业不可缺少的分析、研究、设计、评价、决策和训练的重要手段。其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应用效益也日益显著。

    仿真系统根据模型不同,可以分为物理仿真、数学仿真和物理—数学仿真(半实物仿真);根据计算机的类别,又可以分为模拟仿真、数字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