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红牡丹榴弹炮!

    第三百八十九章 红牡丹榴弹炮! (第3/3页)

展。

    如果全部消化掉这些资源,那么武器装备及弹药的产量将是一个极其恐怖的天文数字,而有了巨量的自产武器装备及弹药,部队的发展将再无限制,而部队扩张发展,则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反哺根据地工业。

    这是一个不断往复的正循环体系。

    接着,他似乎想到了什么,目光投向看似年轻却已有些沧桑的余华,根据地如今的一切,全是因为身前的少年和庄教授等人。

    “余同学,我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谢谢你们。”李先生再次出声道谢。

    余华摇头:“这是我应该做的,先生,学医救不了中华,搞文学救不了中华,但工业可以拯救中华,这是教授和一众同学,以及我的想法,希望您支持。”

    此话犹如一粒种子,落在了李先生的心头。

    “我们会坚定不移的支持你们。”李先生会意点头,给出承诺,

    车间大门外,临近正午的阳光洒了下来,斜着照进车间内部,带来希望。

    李先生走了,带着关于日后发展工业化的问题离开机械制造厂,身影渐行渐远。

    “如果根据地的工业化发展进程,能从现在一直稳定维持到抗战结束不被打断,那么未来大有可为……希望如此。”余华心中默默念着。

    中华工业化进程始于1953年‘一五’,背景是朝鲜战争结束获得苏联援助的156个工业项目,由此拉开中华工业化发展的序幕,至此建立基础且完整的全工业体系,成为世界上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工业兴国,这是唯一且必然的道路。

    但是,如果能将中华工业化进程的起始时间提前到1937年,那么一切都将变得不一样。

    眼下根据地工业尚且弱小,处在萌芽状态,需要小心照顾和一定时间进行发育,若是将根据地工业这个成果培育长大,未来必然会获得千万倍的回报。

    余华希望根据地工业发展进程不被打断,但这只是主观上的希望,毕竟,眼下还是战争年代,既有明枪,亦有暗箭。

    不远处,经过首次淬火的炮管坯件,小心送入专属回火炉之中,进行回火工艺处理。

    回火与淬火不分家,作为重要的金属热处理工艺,经过回火处理的钢件,硬度有所下降,内部应力消失,整体强度和韧性得到提高,力学性能达到平衡状态。

    为了获得不同属性的材料和金相结构,回火通常分为高温回火,中文回火和低温回火,而整根炮管坯件需要进行维持二十四小时的高温回火处理,消除内部应力进行粗车加工,再进行二次液氮和三次液氮淬火处理,以此得到预计比例的马氏体金相组织和综合力学性能。

    ……

    时间悄然进入十月份,国内战争态势有所变动,南北战场均进入白热化状态。

    北方战场,按照历史本该于十月一日失守的平型关战场已然掌握在晋绥军手中,但前线守军伤亡惨重,防御阵线岌岌可危。

    板垣征四郎为了弥补之前一二九师造成的损失,调集重兵再度进攻平型关,第五师团主力和东条英机增援的部队,外加陆航轰炸机,战争烈度极高,团城口、西跑池地区相继失守,战线已经抵达平型关主关地区,战争态势对于己方守军而言极为不利,阎老西感觉内长城防线即将失守,连夜坐飞机离开前线,返回太原。

    十月三日,比原定历史多坚守了两天的内长城防线守军,随着日军筱原诚一郎指挥的十五混成旅团攻占茹越口,内长城防线出现巨大漏洞,整条防线陷入崩溃状态,前方的平型关守军和雁门关守军为了避免出现腹背受敌的情况,不得不舍弃内长城防线,迅速向忻口地区撤离。

    忻口战役开始酝酿。

    南方战场,淞沪会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中日双方部队为了一街一角展开激烈厮杀,战斗烈度达到空前的高度,当前阶段国民革命军已经失去之前的优势,转攻为守,而日军逐渐获得增援部队,凭借武器装备的优势,将战场态势变为转守为攻。

    整个淞沪战场骤然间变成了一个绞肉机,国民革命军伤亡愈发严重,基本每天就要损失一个标准步兵团的兵力,战场态势逐渐不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