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原型炮总装!

    第三百九十一章 原型炮总装! (第2/3页)

小时后,再次连续工作二十个小时,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就算是铁打的都受不了。

    「不要说了,徐军同志,吊运已加工炮管原件,执行命令。」庄前鼎正色道,挥了挥手示意徐军闭嘴,指了指操作位,下达指令。

    徐军只得闭嘴:「是!」

    随着第一根炮管加工完成启动原型炮总装程序,消息随之传开,整个柳树沟再度陷入紧张忙碌的氛围,作为核心区域的兵工厂警卫力量恢复最高级别,这里是预定的‘红牡丹"榴弹炮总装场所,兵工厂工人和技术人员迅速启用之前修建的榴弹炮总装车间。

    部队总部。

    「现在晋绥军主力向太原方向撤退,兵力收缩,原平地区无险可守,唯有忻州北部屏障忻口地区可以作为依托。」

    老总负手而立,站在军用沙盘前方,双眼凝视精细化制作的忻口地区,分析道:「而忻口地区左倚云中河,右靠五台山,这是一道天然屏障,加之已有及正在新修的堡垒工事,外围设置大面积雷区,配合炮兵部队和我们,在阎锡山主力部队没有损伤太多的情况下,守住忻口正面不难。」

    内长城防线战役失败,阎锡山为了保住太原近乎疯狂,一边收拢前线撤退部队,一边调集预备部队前往忻口,准备依托忻口这道天然屏障进行防御。

    忻口是什么地方?

    太原的北面是忻州,忻州北面是原平,两座山西重镇均坐落于盆地之中,无险可守,唯一的天然屏障,便是自五台山向西延伸隆起所形成的忻口山区。

    而这,也是太原最后一道屏障。

    随着战局不断变化,忻口的战略地位迅速上升,已经达到关联山西且影响华北战局的高度,如果守住忻口,太原可保,退可稳住山西局势,进可东出威胁正在沿平汉线和津浦线南下的日本华北方面军,形成掎角之势。

    生死存亡之际,为了保住忻口,阎锡山不惜掏空家底,拿出所有炮兵部队增援忻口,再加上八路军方面袭扰日军后方运输险,如此配置之下,不谈反攻围歼日军,但守住正面绝对不难。

    对于老总的分析,周围众人纷纷点头。

    「晋绥军守住忻口正面的确不难,我担心的是太原东面的娘子关。」

    副老总面容严肃,一双眼眸犹如雄鹰般锐利,用手指向石门,给出自己的战略设想:「老总你看,阎锡山主力部队均摆在

    太原以北,忻口地区重兵集结,而晋东地区却兵少将寡,防区力量极为薄弱,这是一个潜在的大弱点,我初步判断,随着东条英机和板垣征四郎在忻口正面战场进攻受阻,会立即向寺内寿一领导的华北方面军求援,华北方面军会立即派遣大量部队支援平汉线日军部队,拿下石门之后立即分兵西进,从娘子关方向突破进入太原战场,配合同蒲线日军部队拿下山西。」

    此话一出,总部内气氛顿时凝固,所有人目光当即投向晋东地区。

    副老总设想并非空谈,而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七七事变之后,日军组建华北方面军,沿平汉线,津浦线,同蒲线分兵三路南下,意图三个月灭亡中华,而在此战略目标之中,同蒲线所属的山西战场尤为关键,拿下山西,华北无忧。

    如若山西战场受阻,日本华北方面军定然会立即作出应对措施,力求最短时间内完成夺取同蒲线的目标。

    「石门……」

    老总闻言,目光看向石门,陷入思索。

    副参谋长沉吟道:「我们给阎锡山发出警示试图增加晋东地区守备力量,是否可行?」

    「可行,但阎锡山大概率不会采取,对他来说,东条英机和板垣征四郎才是目前最大的威胁,他在内长城防线已经被打怕了。」副老总摇头说道:「除非刀架在脖子上,他不会分兵增强晋东守备力量,也不会让中央军进入晋东染指山西……」

    「派系林立,错综复杂啊……」副参谋长叹了一口气。

    老总缓缓抽出一根烟,点上,说道:「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到头来只能靠我们自己,即便阎锡山听从我们的建议增强晋东守备力量,也无法阻挡日军兵峰,129师现在到什么位置了?」

    「129师已经进入临汾以南地区,正在北上转至太原。」副参谋长闻言立即回应道。

    老总看向副老总,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如果让129师东进娘子关方向,作为一支后援力量,伺机而动,配合晋东守军袭扰日军,尽可能消耗日军有生力量,你认为怎么样?」

    「作为全军最后一支北上抗战的部队,129师如今可谓兵强马壮,武器弹药充足,实际战斗力甚至高于115师,即可伏击袭扰日军部队,亦可与之硬碰硬,以129师作为晋东地区的后援力量,消耗日军有生力量,我支持。」副老总若有所思,俨然明白老总的意思,轻轻点头,肯定道。

    「那就这样,拟文上报。」老总点头。

    「老总,大窑洞急电。」这时,一名通讯参谋快步而行,急匆匆来到沙盘地图旁,立正敬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