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过盈装配!

    第三百九十二章 过盈装配! (第2/3页)

误,接着向起重机打出手势,随后,炮架基础缓缓落在回转支承总成表面。

    三十六个螺孔精准对接。

    对接完成,余华示意装配小组四名战士上螺丝,四人见状没有犹豫,立即忙碌起来,拿起扭矩扳手设置对应力矩,取出专属螺丝,按照规定进行上螺丝操作。

    标准!

    整个装配流程全部按照事先制定的《重炮标准装配手册》进行,严禁出现任何违反装配手册的装配操作或者个人行为。

    作为后世者,余华深知标准化的重要性,老大哥传授了完整工业体系的本领,老美传授了标准化制度的秘籍,两者结合,这才成就了后世祖国的世界工厂之名,为强盛打下最为稳固的基础。

    建立标准,拥有一切。

    当然,这还谈不上正儿八经的标准化,余华所作所为,只为在根据地给标准化制度建立生根发芽的环境。

    在余华安排之下,四名战士有条不紊紧固螺丝,将炮架基础牢牢固定于回转支承总成之上,完成这一步,整门火炮有了更为清晰的轮廓。

    没有耽搁时间,余华和装配小组全体成员继续装配作业,一个又一个零部件装上红牡丹榴弹炮的身体之上,摇架,平衡机,方向机,高低机,光学火炮瞄准镜,角度表……

    伴随着连接炮架底座的三角助锄和运动体总成装好,红牡丹榴弹炮的炮架完成总装,现如今,只剩最后一个核心零部件-炮身!

    此时,时间已经不知过去了多久,火炮装配车间外面已是一片乌泱泱的人群,为首的正是教员和老总,一边抽烟一边聊着天,笑容满面的样子,左右是熟悉的八路军首长们,军工局负责人李强担任类似导游的工作,不断讲解火炮装配流程和每个零部件的作用。

    人群热闹非凡,但却无人前来打扰余华。

    所有人都明白此时此刻的重要性和意义,他们耐心等候,等候见证历史。

    余华瞥了一眼外面,没有说话,目光紧紧凝视前方的红牡丹榴弹炮,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水,示意开工。

    红牡丹的炮身部件较为简单,由105毫米23倍径身管、套筒和炮闩构成,并没有添加花里胡哨的火炮排烟装置和炮口制退器。

    火炮排烟装置需要在炮管部位钻孔安装蓄气室,这个设计对身管质量要求极高,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身管出现炸膛情况,并不适合牵引式榴弹炮。

    至于炮口制退器更不需要了,这个零件的作用原理为通过降低管内膛压减少火炮后坐力,问题是红牡丹榴弹炮的双室液压制退机能够轻松抗住发射后坐力,压根不需要炮口制退器来降低膛压。

    降低膛压意味着什么?

    炮弹初速变小,射程缩短!

    不好意思,咱要的就是大力威猛!

    发射膛压越高越好,炮弹初速越高,射程越高,火力越猛!

    600米每秒炮弹初速和900米每秒炮弹初速,完全是两个概念。

    余华负责指挥,四名战士进行辅助操作,先将用于提高射击精度和寿命的锥形套筒小心装上炮架,由于重炮级身管自紧技术尚未突破,只能在火炮套筒这里下点功夫,将后世火炮采用的锥形套筒拿了过来。

    锥形套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