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马超归附,江夏来使

    第三百七十四章 马超归附,江夏来使 (第3/3页)

故去的关羽、张飞,都已经收归账下,武将方面还有魏延、徐盛、甘宁、凌统、霍峻等,都是当世良将;文臣方面,庞统、诸葛亮、法正、蒋琬、蒯越、马良等,更是才中之才。

    如此豪华的文武阵容,整个天下也就曹操、孙权能够胜此一筹,其实单就顶尖的文武来说,孙绍帐下的比孙权甚至要更胜一筹,但荆南基层人才极度匮乏,这才在整体上逊于江东。

    现在的人才大多出生于士族世家,他们垄断着这个时代的知识资源,虽然许多人会觉得世家子弟多纨绔,但事实上再纨绔的世家子弟,掌握的知识也远非普通人可比,这个时代就算是所谓的寒门,也不过是没落之后的士族,真正跟士族沾不上边的,几乎是不可能接触到知识的。

    荆南曾经是不折不扣的疲敝下郡,郡中连读书人都极为罕见,更不要说士族世家,没有世家自然也没有世家子弟,这就是荆南基层人才匮乏的最根本原因。

    世家少有世家少的好处,比如之前孙绍推行新政,遇到的阻力就小,而世家少的劣势,在人才上就体现的淋漓尽致。

    孙绍谋划多年,对此自然是知之甚深,因此刚刚在长沙站稳脚跟,便积极兴建了长沙书院,占据荆南其他三郡之后,也立刻大兴郡学,以培养人才,如今长沙学院第一第二批的学员也已经学成并在各地效力,但毕竟人数太少,难成气候。

    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荆南要完全靠教育解决人才问题,还是道阻且长,为此孙绍也没少发愁。

    好在现在比孙绍刚出走江东时候已经好得太多,正所谓道路是艰难的,但前途是光明的,孙绍对此深信不疑。

    想到前途,孙绍自然不可能忘了益州,如今益州最大的对手张任已死,外部干涉势力曹军也被打退,益州几乎已经是荆南的囊中之物,但越是如此,孙绍越是担心夜长梦多,当晚便下定决心,明日一早便启程赶往益州,主持对益州的攻略。

    次日一早,孙绍便召集文武议事,商议者不止诸葛亮、蒋琬、赵云、华成等人,就连马超、庞德也有幸参与,这是孙绍的态度,马超、庞德也非愚钝之辈,自然明白这是孙绍表示信任之意,对此也是极为感激。

    议事才到一半,便有侍卫来报,说是江夏有使者前来,说是有要事,务必要亲见孙绍相告。

    江东与荆南此时关系还算和睦,特别是这次江陵南下,周瑜领兵进攻曹操侧翼,吸引了大量曹军注意,这次能够守住江陵,江夏军功不可没。

    这次联合抗曹也让江陵军与江夏军颇有同仇敌忾的感觉,双方彼此互通消息已属于常事,但江夏使者这次非要见孙绍,

    却让众人感觉到事情并不简单。

    孙绍让人带来使者,使者确认孙绍身份之后,这才递上一封书信孙绍看完书信后,面色大变,甚至不顾此时正在议事,起身就要离开。

    帐中文武俱皆愕然,诸葛亮沉声问道:「主公,可是周都督身体有变……」

    诸葛亮话未说完,孙绍还未回答,但江夏使者脸色却是巨变,显然诸葛亮猜对了。

    周瑜病重的消息可不是能够随便泄露的,否则若是被敌军知道,趁机进攻,这对江夏军来说可是大大的不利,这也是周瑜只肯让孙绍知道这个消息的原因,不过谁都没想到竟然被诸葛亮看破了。

    诸葛亮对江夏使者道:「使者还请稍歇,待吾等与主公议事完毕,立刻与使者回话!」诸葛亮说完,便有侍卫将江夏使者带下去歇息。

    待使者走后,诸葛亮立刻挡在孙绍面前,道:「主公,此时万万不可前往江夏!」

    诸葛亮此言一出,蒋琬也立刻附和道:「孔明先生言之有理,主公万不可以身涉险!」

    孙绍皱眉道:「周世叔若要害我,就不会出兵相助,你们休要想错了周世叔!还请让开!」

    诸葛亮半步不退,抱拳道:「周都督自无相害之意,但孙权却是未必,他帐下众将也难说得很!曹操围困之时,孙权便亲率大军直抵柴桑,但到此之后他却再未进一步,按兵不动,其用意昭然若揭!周都督病重,孙权焉有不知之理?此时来信,难说不是孙权借曹操之刀不成,铤而走险!主公,如今我军好不容易拨云见日,形势一片大好,岂可在此时以身犯险?主公若当真被人扣在江夏,臣等该如何自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