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退出历史舞台

    第八十三章/退出历史舞台 (第3/3页)

励他们在机车全面更新换代中展示作为、再立新功、书写辉煌。

    千百年来,历史已经证明,一个国家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民族不能没有梦想、一个企业不能没有精神。

    中国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万冀线时淬炼出的“不怕苦敢为人先、建铁路抛洒热血、献青春无怨无悔”的“万冀线”精神永远不过时。

    自“万冀线”精神诞生以来,不断鼓舞激励千千万万的冀铁人不讲条件、艰苦奋斗、默默奉献、展示作为。而且,“万冀线”精神在全路乃至全国被发杨光大。

    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命脉。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铁路牵引动力先进与否直接影响运输效率的高低。

    冀铁人尤其是第一代机务人记忆犹新,解放前,我国没有一台自己制造的机车。

    新中国成立后,铁路部门从仿制国外机车着手,于1952年制造出第一台蒸汽机车,1958年开始制造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

    随着中国铁路装备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冀东铁路局的牵引动力逐步得到进步升级,给生产布局、运输组织方式、运输管理等带来了新的变化。

    今朝喜鹊报远饷,1980年12月30日,冀东机务段管内全部实现内燃机车牵引,对火车司机是莫大的鼓舞。

    冀东机务段的火车司机老蔡情不自禁地对记者说:“铜川站至玉屏山区段坡陡、山洞多,机车行走起来剧烈晃动,火车排出的煤烟,呛得人喘不过气来,退乘后火车司机个个都变成了‘黑人’。

    现在,我段实现内燃机车牵引,让我们火车司机扬眉吐气。”

    是啊,落后的牵引设备,快速增长的货物运量,捉襟见肘的客运方式,已经跟不上改革发展的需要。

    冀东机务段的老司机都记得,50年代,冀东机务段只有17台蒸汽机车;1957年以后,解放6型陆续调出,增配解放1型;1962年达到45台;1959年,铁道部还配属冀东机段11台由前苏联制造的菲德型(fd)蒸汽机车;1966年起,陆续配属建设(js)型和大功率的前进(qj)型货运蒸汽机车;截止1979年底,冀东机务段共有建设(js)型内燃机车63台。

    如今,63台(df)1型内燃机车取代63台建设(js)型内燃机车,冀东至万水间货运区段运行时间上行由小时缩短至小时;下行由小时缩短小时;客车运行时间由275分钟缩短至155分钟,这是冀东机务段机车牵引的新突破。

    诚然,妇孺皆知的瓦特先生做梦都想不到,他站在前人肩膀上发明的新式蒸汽机,在遥远的东方,在冀东铁路局,在美丽富饶的中原大地上威风凛凛地驰骋了近半个世纪,风风光光在中华民族的金猴之年——1980年12月30日,轰轰烈烈地退出冀东机务段历史舞台。

    从此,一列列蒸汽机列车,拖着长长的白烟,在冀东机务段辖区,在中原广袤的土地上,在矿藏丰富的沟壑山谷中威风凛凛迂回跋涉的情景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