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诸事皆能

    第19章 诸事皆能 (第2/3页)

疼,需要动动他的小脑瓜认真对付,否则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丢了脑袋。

    那个宋徽宗当皇帝不行,搞起宫廷斗争和庙堂党争来,还是有一手的。

    以岳飞对宋朝皇帝的整体情况比较而言,这些皇帝的道德能力和干事能力都比较高。

    尤其是他们搞出来的文官统领武官、庙堂权力分开互相牵制、武官和军队分开,可算最为先进。

    所以,皇帝之下,文臣当道。

    文臣当道有一个好处,虽然他们可以斗得你死我活,但是不会武装割据,不会动不动就动手打斗。

    文臣武将分开这样一种不同的执政分工,最考验皇帝的权衡功夫。

    其实就是要平衡文武之间的力量。

    两造合作自然是好,可是皇帝又不想见到两家和好,唯恐他们打成一片作了皇上。

    这个不是坐皇上,而是先把皇上做掉,他们自己当皇上。

    赵匡胤陈桥兵变取代后周,黄袍加身当了皇上,当然不想看到别人也如此办理。

    不过,这种皇权虽然取之不义,比较起来,非取不可的话,还是最和平的手段。

    赵匡胤也不愧为说话算数的君子,对后周遗嗣、兵变同僚、以及降臣附国待遇宽厚。

    到了赵匡义手里,就失去了这种宽厚,得国不义,对家人对附国降君都痛下杀手。

    不过,他干这些事情虽然心狠手辣,在治国方面大体上还是太祖路线,虽然功绩不行。

    治国没有大过,或者说恶果没有显露出来,私德有憾,也就没有人在意了。

    估计也没有人能在意,在意的人早就被赵匡义在意,然后给做掉了,比如赵光美、赵德昭、赵德芳。

    在这些赵匡义一支余荫遮蔽之下,宋徽宗当然也把这些传统统治术全盘继承下来,绝不能等闲视之。

    更何况,宋徽宗还有一帮文臣,都是老奸巨猾堪称内斗党争的高手、高高手!

    如果不敢肯定宋徽宗是不是世界最不配当皇帝的皇帝,那么可以肯定地说,那些人肯定是内斗最强高手。

    现在羽毛未丰的岳飞,如果被他们那些人针对,分分秒秒要完。

    何况现在他还只是一个孩子。

    所以岳飞老老实实躲在一个穷乡僻壤求发展,是一个好策略,也是不得不为,目前必须夹起尾巴作人。

    话说回来,如果那个皇帝真的会当皇帝,也许岳飞根本就没有闷头发展的机会。

    也就是在岳飞练习利器战队多功能矛第一招的时候,汴梁皇宫内一对君臣也在商讨国家大事。

    宋徽宗今天难得正经,穿着龙袍,只是没戴皇上专门佩戴的那种皇冕。

    那种皇冕就是皇帝专门戴的帽子,不能随便瞎叫,要和老百姓不同,所以叫皇冕。

    当然样子也不同,就是前后有一些旒,布帘子相似,只是材料比较珍贵,多半是珍珠

    他嫌那些帘子挡脸遮眼,运笔不方便,所以就没有戴。

    虽说是正经办公事,可是只有他和一个臣属君臣二人。

    其实这并不能说事情不重要,而是说事情很机密,越人少机密的等级越高。

    比如赵光义搞的烛影斧声,就他和哥哥赵匡胤,实际上最后只有一个人,赵匡胤当时就死了。

    这且不说,今天的两个人,倒是没有生命危险,因为这二个人好成一个,没有互相算计一说。

    要说和赵匡义那事相似之处,就是二人要作的,就是一件事情,算计别人。

    宋徽宗面前的龙案上,摆着四幅字,他正在仔细观看,而且不时作出精准点评。

    “爱卿,你这字写得粗细得体,软硬兼施,看似有些进步;还好,还好!不过和朕之瘦金体比较,还有距离,嗯,很大距离!你这不是瘦金体,勉强夸奖你一下说,是肥铁体!哈哈……”

    龙案前面正跪着一位,脑袋都贴在地上了,因为低着头,眼睛实际也闭着,甚至耳朵都半闭着。

    他不是不想都闭上,可是他无能为力,耳朵不是眼睛,可以自由开合。

    “万谢我主万岁劳心点评!京有罪,虽然费尽心力练习书写,奈何没有才分,难有寸进!老奴的浅陋字体哪能和皇上的瘦金体相提并论?折杀老奴了,实在有污皇上龙目。”

    说话的声音,沧桑中带着一丝尖细,正是当朝太师蔡京!

    这太师官职已经到达最高等级,虽然只是荣誉头衔,但是意义等同皇帝的老师,本来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