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媪相公相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27章 媪相公相 (第1/3页)

    宋徽宗崇宁四年二月初三,戌正初刻,汴梁蔡太师府邸。

    一张精巧的红檀木桌案摆放中间,两张太师椅分置两边,蔡京和童贯在太师椅上坐得四平八稳。

    这种款式的座椅名字叫太师椅,在宋朝还是初见,很有可能就是从蔡京家里开始。

    因为在特别讲究名分的宋代,符合太师椅身份地位和家庭条件的,除了蔡京,实在没有他人。

    皇宫和那些亲王,身份地位够高,也大部分富有钱财,可是他们没有太师的名义。

    而且太师虽然地位高,显然没有皇家和皇亲国戚尊贵,在等级森严的北宋,他们不可能自降身份。

    在普通人看得尊崇无比的太师椅,在他们眼里,远不如亲王椅、郡王椅、太子椅。

    那些大商人有物质条件,他们虽然富可敌国,可是他们没有地位。

    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自称屁股下坐的是太师椅,那就是僭越,估计屁股坐舒服了,脑袋却掉了。

    除非他们傻,顾头不顾腚,才会自取灭亡;可是傻人怎么能积聚那么钱财,难道钱财也傻,往他家飞?

    所以,蔡太师应该是最有资格最有条件使用太师椅的,所以坐得心安理得、四平八稳。

    童贯是蔡京的客人,他也坐得四平八稳,显见也是心安理得,丝毫没有客人拘束。

    那是因为,他完全可以和蔡京分庭抗礼,不管是在自己家里,还是在蔡京家里,都没有什么区别。

    主要原因是在朝堂上皇上面前,二人的位分也是几乎平等,和皇上的关系都是爱卿近臣,非常融洽。

    以至于二人在皇上面前各自提到对方的时候,都是为对方张目,都是表扬对方忠心耿耿服侍皇家。

    二人从来不会互相拆台,也没有一句说对方的坏话,二人之间的协同和配合也是一时典范。

    因为二人心里都知道,不是和对方这样的雄略大才人物同场竞技,再难找到二人这样互相配合的伙伴了。

    二人亲密无间配合默契这件事情,不但二人心里都有数,而且广为人知。

    至少在都城之内天子脚下毫无疑问。

    目前在汴梁城内,众人都心口一致,纷纷称蔡京为“公相”,称童贯为“媪相”。

    就是二人同时存在,相互呼应,就是一公一母缺一不可的意思。

    大家都心知肚明,蔡京在官场上说一不二,所以他是公相。

    但是不能上台面的事情,还有后宫以及隐秘的内部事务,则是童贯一手遮天,所以他是媪相。

    相,就是宰相的意思,总管全局事务,二人的实际威势当然都高于一般的例行公事宰相。

    这二人之间主要的关系是互相配合,阴阳协调,而且表面上,童贯要遵从蔡京的管理。

    可是暗地里,是不是阴盛阳衰,就只有二人心知肚明了。

    不过,今天二人见面虽然是在私人住宅的私人会见,却是为了公事。

    就是为了今天元佑党人籍为何少了张商英一人这事,皇上震怒,要彻查。

    办妥这是让赵官家满意,是二人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二人觉得丢脸,也要彻查,否则不好给自己交代。

    数一数二的媪相公相被一个小小的张商英给耍了,一定要捞回面子。

    所以二人虽然劳累了一天,还是没有顾上安歇,童贯就跑过来,和蔡京聚在一起商讨这件事情。

    如果是一般的臣僚,二人交给手下人去干就行,可是张商隐也算三朝元老,高光时刻职位不比二人低。

    一般干员恐怕难以对付,而且牵连的人肯定不俗,恐怕有皇室和庙堂高层。

    那些普通干员更是狗咬刺猬——没处下嘴了。

    也就是童贯这样的铁嘴钢牙,脾气上来皇上都敢咬——能否咬成功另说,才能概不论,一捅到底。

    他是知道的,这件事情捅不着皇上,因为这是皇上交代的事情,所以一捅到底就没有问题了。

    二人稍事寒暄,然后分庭抗礼坐下,也没有主客之分,反正一人一把太师椅,都坐得十分安稳。

    那时的太师椅,现代太师椅的基本要素一应俱全,而且特殊地重点显示它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