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新纪元三次世界大战

    第三章 新纪元三次世界大战 (第2/3页)

音同时出现:

    【新历元年, 地球运行轨道突然发生巨大变化,大气层内的平均气温在短短两年里骤升40度。曾经温暖湿润的热带, 亚热带变成了沙漠:干旱,高温。

    地球上的大部分地区,不再适合居住。

    虽然人类已经可以去太空,月球,火星上建立科研基地,但不可能将地球上的百亿人口全部移民外星球。

    气温的飙升,除了导致人类生存环境急剧恶化外,地球上的原生物种也开始了大面积灭绝。

    60度的平均气温,已经达到食品工业所要求的灭菌标准。

    除了生存环境,更大的问题来自食物。

    南极洲等极地地区,温度升高后虽然适合动植物生长,但由于光照强度过低,大多数粮食作物都无法正常生长,成熟。

    再加上百余亿人口也需要空间安置,人粮争地,些许的粮食产出,远远无法满足全体人类的生存需要。

    一场惨烈的人道主义生存危机就此拉开了帷幕。

    由于持续数百年的精致资本主义,全球的各种产出与需求达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平衡点。

    决定商品价格的,不是产量与需求的绝对数量,多寡,而是两者之间的边缘需求。每次稍许的风吹草动,所导致的需求微增或者减少均能让价格剧烈波动。

    在这种情况下,突然出现的全球粮食绝收,让大多数国家几周内就陷入暴乱。

    不患贫而患不均,少数几个习惯备战备荒,粮食储备丰富的国家,就成为众矢之的。

    新纪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就这样打响了。

    民以食为天,在饥饿面前,一切都对错,美丑均被重新定义。

    进攻方的心中只剩下一个念头,要么战死,要么抢到粮食,吃一顿饱饭。即使同归于尽也在所不惜。

    新纪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得非常突然,但结束的也非常快。

    在核武等杀人利器的帮助下,地球上的人口规模很快十不存一,幸存者剩下不到十亿。

    新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除了消灭绝大多数人口,降低了资源消耗外,其造成的核冬天变相降低了地球大气层温度。这就给幸存的人类争取了更长时间来迁徙和安置人口。

    曾经人迹罕至的南极洲,丹麦格陵兰岛,加拿大北部群岛,以及俄罗斯北冰洋沿岸成了人类最后的希望。

    格陵兰岛,北极圈沿岸,加拿大北部群岛早就是有主之地,另外由于地形限制,多山少平原,并不适合人类大规模迁徙。唯一适合大规模人口移民的地区就是南极洲。

    一战之后全球各势力剩余人口全面向南极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