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雕刻犀第一

    第36章 雕刻犀第一 (第2/3页)

,底径15.3x 10厘米,重304.6克。神佛人物是犀角器造型中常见的造型。布袋和尚即五代时僧人契此,民间传说为弥勒佛的化身,因此汉化佛教里常把弥勒表现成富态而平和的普通人形象,成为一般信众心目中喜庆、健康、多福等美好愿望的化身。这件犀角雕布袋和尚的神态传达得活灵活现,其成就可以说不仅在犀角雕刻中允称神品,即另置诸于同时代的造型艺术领域也是不遑多让。流岚浮烟,人物景物繁而不乱,画面层次丰富纹细如丝毫,错落雅致,刀法精准,构图精妙。

    王老站在一旁,随着陆轩 目光的移动,指着杯身说道:“此杯最精妙的地方有两点,其一,利用山间一棵古松,立体雕刻,树体与悬崖之间是镂空的,不仅不影响整体构图,而且还能当做杯柄之用;其二,借用一部分光滑的绝壁,浮雕了东坡先生的半阕《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刀代笔,平添无限人文雅趣。”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杨伟居然跟着吟诵起来,不过,吟诵了几句之后,却又沉吟道:“落款直生······”

    直生到底是谁?这也是陆轩 想问王老的问题。

    “你们所知道的明清犀角雕刻名家,都有谁呢?”王老笑着问道。

    “明清两代,关于治犀,有‘南鲍北方’的说法,苏州鲍天成,京城方弘斋。尤其是鲍天成,名气最大,号称治犀第一人,其他的,我还真不知道了。”杨伟在王老面前,满是谦恭地认真说道。

    “嗯,有这个说法。鲍天成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他是专注治犀的大师,很少雕刻其他物件。至于方弘斋,一方面他是北方唯一的治犀大师,另一方面因为是个僧人,身份有特殊性。所以这两人名气最大。”王老赞许地点点头,毕竟犀角类古玩的认知度相对不高,杨伟能说出这两人来,已经很难得了。

    “其实就明末清初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