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拒婚

    第一章 拒婚 (第2/3页)



    大约是在三年前,大魏与满丘国的关系降至冰点,大战在边境一触即发。

    那场战役中,老武安侯因食物中毒意外战死疆场,一年后,时诩的兄长时询也在嶆城战死。

    而后,年仅十六岁的时诩便亲自挂帅,率领着一众亲兵深入满丘境内,一举屠净满丘十余城,直逼满丘都城燕阙。

    尸骨遍地,血漫草原,时诩的名字从此威震满丘草场,即使是远远地看见了写着“时”字的帅旗,满丘人也无不闻风丧胆。

    这一仗,建升帝龙颜大悦,封时取为武安侯。

    像他这样年少得志的人,难免骄傲。

    庆功宴到了三更天才结束,景聆与父亲同乘马车回府。

    方才在席间,景啸一直都坐在景聆身旁,景聆瞟过父亲几眼,虽是打了胜仗,可他脸上却挂着说不出的阴郁,全程也未与自己说过一句话。

    即使是现在,景啸也依旧在马车中偏着头,闭目假寐。

    景聆的母亲去世得早,景啸又常年在外征战,因此景聆三岁起就被自己的姨母,也就是秦太后养在身边。

    景啸一年都难得回京几趟,与女儿的关系,亦不似平常人家亲近。

    景聆在暗黑中侧目望着年逾半百的父亲,车顶突然传来了逐渐急促的敲打声,几阵凉风呼啸而过,掀起了马车两侧的窗帘。

    外面下雨了。

    景聆周身感到一阵冷意,见景啸还在睡着,她便摸黑拿起了毛毯,正想往景啸肩上盖去。

    “景聆。”

    景啸喑哑的声音突然传来,景聆顿时身体一僵,在黑暗中与景啸微亮的眼睛相视。

    景啸也望着她,撑着软垫坐正。

    景啸道:“你姨母的意思,你应该明白吧?”

    景聆垂下眸子,把手里的毛毯攥得皱起。

    “女儿明白。”景聆轻声道。

    景聆在秦太后身边待了这么多年,见惯了她拿捏人的手段。

    秦太后与人在棋盘上博弈,自己便是她手中的一颗棋子。

    “明白就好。”景啸仰头看着马车的顶棚,感受着车里弥漫着的湿意,“太后娘娘抚养了你这么多年,又一直扶持着景家,于你于景家都有恩情。”

    景聆侧目望向父亲,自嘲似的笑了笑,说:“父亲说得是,女儿定会报答姨母的养育之恩。”

    景啸轻点着下巴,思忖片刻后,低声道:“你先休息一日,后天,我送你去北宁府。”

    “北宁府?”景聆一时感到错愕。

    北宁府是什么地方,这不是京畿最大的军府吗?父亲这时候让我去北宁府,是什么意思?

    景啸看向景聆,说:“前些日子来了批新兵,皇帝发了话,让武安侯带着他们操练。”

    景聆闭了闭眼,秀气的眉便在人看不见的黑夜里蹙了起来。

    时诩挂帅不过两年,击退满丘五百里,勇冠三军,声名显赫;今夜秦太后把自己指婚给时诩,这宴席上凡是有眼睛的都能看出秦太后的拉拢之意。

    可建升帝竟然让这样一个大将军去折冲府中训练新兵,未免大材小用了。

    景聆一时误不透建升帝对时诩的用意,倒是今日在宴席上建升帝的那番话在景聆耳畔反复循环。

    他究竟是为了替时诩解围,还是为了……

    景聆心跳一滞,不敢再想下去,黑夜掩藏了她泛着红潮的脸颊,她微微抿唇,淡淡地“哦”了一声,光听着语气,倒像是不带情绪的冷静。

    时诩挂帅的这些年建升帝给他的封赏并不少,这次回来又升他做了右武候大将军,只希望武安侯不要辜负了皇上对他的期望。

    父亲把自己送进北宁府,也正好给了自己机会试探这武安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