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月意

    第二十四章 月意 (第2/3页)

太后及时劝阻,他俩非要打起来。

    若是景聆喜欢时诩的话,自己也能像秦温一样逼时诩一把让他娶了景聆,可现在景聆却告诉自己不喜欢时诩。

    景啸呼出两口闷气,粗声大气地说道:“你姨母让你明天去宫里,你今日早些休息。”

    景聆轻应了景啸一声,只觉得父亲今日莫名其妙。

    次日一早,景聆便进了宫,刚好赶上了兴庆宫的早膳,秦太后梳洗完后便叫她一起用膳,其实景聆已经在家里吃过了,可面对着秦太后盛情难却,她只好乖顺地坐下,象征性地吃了起来。

    秦太后刚一坐下就开始叹气,舀了两口粥,也是一副食欲不振的模样。

    景聆见状,连忙关切道:“姨母怎么了?”

    秦太后叹了口气,抓起念春手里的团扇懒倦地扇着风,道:“阿聆你有所不知,近日千州发了水患,大批流民涌入了盛安,皇上对此很生气,已经革了千州郡几个官的职了。”

    景聆轻点着头,她知道自己这诡计多端的姑母召自己来绝不是抱怨这些事情这么简单。

    景聆谨慎地说道:“是啊,聆儿在盛安街头也看到了不少流民,可怜极了。”

    秦太后又叹气道:“皇上急的是安置流民的对策,姜老和杜知衍已经在朝中连续吵了多日了,姜老身体不好,前天直接在朝堂上气晕了过去,而昨天,一个名叫王训的九品小官突然呈上了安置流民的良策,皇上大喜当即就升他为太学助教,哀家听闻,他也是杜知衍的学生,唉,真是后生可畏啊。”

    景聆看着秦太后,慢慢垂下了眸子。

    太后精心设计的这一番话就透露给自己三个信息:一是姜宪的身体已经越来越差了,二是杜知衍的学生博得了皇上赏识,三是自己在朝中无可用之人。

    看来今天太后召自己来又是来问时诩的。

    果然,秦太后道:“聆儿啊,哀家听说那日行宫中下了雨,是武安侯亲自送你回雯华轩的,你们俩相处得似乎还不错。”

    景聆淡然笑着,可笑意却不达眼底。

    那日的雨下得那样大,能有几个人在行宫里能偶遇自己与时诩?这定是珠玉多了嘴。

    景聆道:“时子定比较慢热,聆儿现在才慢慢与他熟络了起来。”

    秦太后的脸色豁然开朗,眼底的雾霾也尽数散开。

    秦太后道:“那哀家就放心了,实不相瞒,昨日你舅舅带了圆可过来,要哀家把圆可指婚给武安侯,可这婚哪是说能指就能指的?还好你父亲提点了哀家。”

    景聆微微眯眼,昨日夜里父亲找自己竟然是为了这件事。

    倘若秦圆可嫁给了时诩,那她无疑就是太后安插在时诩身上的一个真眼线,日后自己若再想与时诩打交道也不方便。

    无论如何,自己一定要稳住太后,绝不能让她再有让秦圆可替代自己的念头,否则,自己此前做的一切都将前功尽弃。

    秦太后望着景聆话锋一转,道:“聆儿,你给哀家说一句实话,你喜欢武安侯吗?”

    景聆愣了一瞬,这问题昨晚父亲也问了自己。

    可这次,景聆却浅浅笑着用广袖遮住了半张脸,俨然一副含羞带怯的模样,她道:“姨母,面对武安侯这样的少年英雄,天下能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