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东风来了

    165、东风来了 (第3/3页)



    慕公又问:“怎么赚?”

    兰陵这地界的话事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唯有这些邬堡依旧在,个个富的流油,且防御工事又坚固,想要攻打,是一笔不划算的买卖,还败坏了名声,故想要赚他们的钱,须得他们自愿,这就得运用点子智慧。

    兰陵最出名的不是兰陵王,还没到他出来的时代,而兰陵美酒一直享誉世间,以前还是皇家特供,这些邬堡家家酿造美酒,又因乱世,兰陵美酒无法运抵建康,机会就来了。

    萧钦之打算组织江左的商贾前来收购这些美酒,再统一运抵建康销售,不过,建康人已经多年不饮兰陵美酒,这就得需要给酒打广告。

    在古代,如果要给一个物件打广告,最好的方式便是一个名气十分大的名人,给这个物件专门作一首诗或者一篇文章,比如李白有一句诗“烟花三月下扬州”,给扬州打了上千年的广告,华夏大地,无人不知。

    又比如因《白蛇传》,杭州西湖,闻名远扬,否则钱塘江畔湖泊千千万,为何古来文人骚客独独钟情西湖,难道扬州的瘦西湖没西湖好看么?

    刚好眼下萧钦之的诗名就很大,属于独一档的那种,每出一诗,必为时人流传,若是萧钦之专门为兰陵美酒作诗一首,这事就成了。

    又刚好李白饮了兰陵美酒且留下了一篇佳作:“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所以,这事儿基本成了。

    酒与茶一样,属于高档奢侈品消费,非一般人可消费的,清茶今年产量提高了不知多少,整个武进地区的茶叶被萧氏收购一统,仍是供不应求,而兰陵的美酒若是销往建康,定是不缺挥金的豪主。

    商人逐利,一旦尝到了甜头,便是主动来求购兰陵酒,而萧钦之要做的,先是赚差价,后期加征酒税,反正再怎么加,也加不到老百姓头上,这玩意可不是老百姓能买的起的。

    再用赚来的钱,去周围邬堡求购粮食,省了运费,减少损耗不说,还能凭白结交个人缘。

    然而,你以为这就完了么?

    哼哼!且听细来。

    这是个连环计,还是个阳谋。

    一旦这些邬堡尝到了酿酒带来的暴利后,便会增加酿酒量,而酿酒的原料是粮食,等邬堡内的粮食消耗完毕后,他们就要出来采购,自然要来兰陵采买了。

    如此一来,他们来兰陵城的消费链就形成了,从此不在是供需自足的状态,邬堡的坚硬外壳被资本撬开了,当他们的粮食需要外买时,也就意味着他们的生杀大权就不在他们自己手里了。

    另一方面,兰陵酒形成了产业链。

    当一部分邬堡专业酿酒,尝到了甜头后,便会舍弃土地带来的慢收益,因此对于流民的需求就不会高,这正中萧钦之的下怀。

    让这些邬堡以后乖乖当个酿酒的工具人吧!

    如此一来,兰陵城的商业布局就成了,萧钦之可一手收税,一手安民,遇到不听话的邬堡,随手给他一巴掌,不听话有的是办法对付你。

    这个阳谋连环计,一环套一环,严丝合缝,完全看不出这里面有阴谋算计,毕竟邬堡酿酒,赚的是真金白银,不容置疑,故当萧钦之将这个计划与慕公细细说完后,慕公顿时惊为天人,浑身起起鸡皮疙瘩,不是为这个计划震惊,而是为萧钦之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心机而惊悚。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只有强大的人才会受到仁义道德的约束,而弱小的人只配有血淋淋的刀子对待,这个道理,萧钦之在建康被郗璿构陷时,就懂了。

    故招收流民,邬堡派人来捣乱,萧钦之毫不留情的下令杀鸡儆猴,有人拦路设卡,不让流民来,萧钦之令周烈率领骑兵去绞杀。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何在?”慕公权衡许久,还是认可了萧钦之的做法,相较于黎明百姓,还是让那些邬堡当个酿酒工具人的好。

    忽而门外来报,徐邈回来了。

    萧钦之起身笑道:“东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