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水浒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三章:水浒 (第1/3页)

    定场诗也叫出场诗,首创于元曲杂剧,角色出场时多以诗文自报身份来历,简单说明角色个性与定位,后来也被说书人沿用到说书曲目之上,相当于现代小说的书名简介。

    简介简介,重点的就是“简”与“介”两个字。

    简不用多说,必须做到精简与工整,最好朗朗上口,通读无碍。

    介则是介绍,定场诗多用五言七律,数字不多,篇幅有限,说书人要在这有限的数字之中,表达出书的特点卖点,制造悬念与期待。

    对作者而言,一个好的书名,一份好的简介,能极大程度的决定作品成绩。

    说书人也是一样,甚至更加重要。

    苏问这首定场诗如何?

    传世之作肯定算不上,甚至难登诗词界的大雅之堂。

    但书场本就不是什么大雅之堂,台下坐着的也不是什么风流名士。

    这些都是平头百姓,大字不识几个的平头百姓。

    在他们眼中,那些传世之作,未见得就比话本里的狂诗浪词好听。

    什么典故,什么韵律,什么诗情画意,他们大多是听不懂的。

    他们能听懂什么?

    感觉!

    苏问这首定场诗就给了他们这样的感觉。

    雄猛千夫惧,风流四海扬?

    这大英雄,大豪杰的感觉不一下子上来吗?

    至于武松是谁,柴进又是哪位,还有前一句的孟尝东阁是什么典故……那重要吗?

    听书嘛,有些地方听不懂,是很正常的事情,平头老百姓哪儿知道那么多历史典故。

    听不懂没关系,继续听就是了。

    如果说这定场诗的上阕给了众人感觉,那下阕表现的就是卖点与悬念了。

    自信一身能杀虎,浪言三碗不过冈。

    报兄诛嫂真奇特,赢得高名万古香。

    这四句诗文,有四个明确的卖点。

    杀虎,报兄,诛嫂,高名万古。

    杀虎不用多说,话本小说里都有类似的情节。

    可这报兄诛嫂,还能高名万古?

    就让人十分好奇了。

    “嗯?”

    “这定场诗倒是有几分味道!”

    “看来真是莫老先生遗作!”

    “果然名师出高徒!”

    “对味,不错!”

    众人评头论足,风向又是一变。

    那几个地痞流氓也被勾起了好奇心,踩在长凳上向苏问喊道:“快往下说!”

    苏问一笑,说道:“话说从前,有一地,名叫阳谷县,阳谷县外,必经路上,有一山,名叫景阳冈!”

    “景阳冈外,有一酒家,门前竟挑着一面招旗,上头写着五个大字:三碗不过岗!”

    说罢,苏问稍稍一停,给众人些许时间品味。

    “三碗不过岗?”

    “何为三碗不过岗?”

    “莫不是家黑店,任谁前来,多少钱财,也只够三碗?”

    众人议论纷纷,又将目光投向苏问。

    苏问一笑,继续说道:“何为三碗不过岗,原是这酒家有一秘方陈酿,名叫透瓶香,又唤出门倒,初入口时,醇醲好吃,少刻时便要醉倒,不省人事,何等英雄,都不例外。”

    “因此,这酒家立了个规矩,有人吃酒,只卖三碗,吃够三碗,便过不得前方的景阳冈,只能在这酒家过上一夜,明日酒醒再说,所以叫三碗不过岗!”

    “原来如此!”

    “好大的口气,什么酒这么厉害?”

    “那是,大爷我喝酒,哪怕大海碗,也能来上十碗,脸不红,气不喘!”

    “还真别说,我们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