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流派

    第十九章:流派 (第2/3页)

也只有一个时辰。

    苏问在这一个时辰里说了整整十六段剧情,已经是诚意十足,干货满满了。

    要知道,说书也是分流派的。

    有的流派以“说”为主,主要讲故事,推剧情,很少扯书外的事,对书文的点评也简单巧妙,通俗易懂。

    有的流派以“评”为主,虽然也讲故事,但剧情推进较慢,喜欢在书文各处找细节,做点评,再引申各种内容。

    还有的流派以“扯”为主,虽然也讲故事,但剧情推进得极其缓慢,最喜欢跟人胡扯瞎扯,插科打诨,时不时还跟观众做个互动,说段子,逗闷子,甚至讨赏钱,一个故事给扯得七零八落,洪水滔天。

    那些酒肆茶馆里的说书人大多是这种,因为酒肆茶馆不是书场戏台,不卖票不收钱,在这儿说书的肚里也没有多少存货,只能变着法的胡扯瞎扯,插科打诨。

    书场里说书的则多是第二种,属于评说派,肚里虽然有一定存货,但也不敢大量往外倒,只能尽量找细节,做点评,拖时长,赚票钱。

    用网络小说界的说法,就是——水文!

    只有部分大家出身,底蕴深厚的说书人,才会以“说”为主,讲故事,推剧情,只说书,不扯淡,诚意满满,干货十足。

    苏问虽然不是大家出身,但说书方面的底蕴却无比雄厚,所以他可以做一个“说”派的说书人。

    听众最爱的就是这种说书人,每一场都能保证自己的票钱不会白花。

    但有的时候,听众最恨的也是这种说书人,因为他们说得实在太好,太勾人了,就算干货满满,诚意十足的说完一整场,也还是让人觉得听不够!

    苏问现在就是这样。

    但他也没得办法。

    规矩就是这样,一场接一场,这场完了,下场才能开,才能卖票收钱!

    他总不能坏了书场的规矩,只得起身向台下的众人说道:“诸位莫急,下场还是在下,今日定将此段说完,只是书场规矩,苏问破不得,也不敢破,诸位若要听,待会儿可再来捧场,苏问在此先谢过了!”

    说罢,苏问拱手向周遭一转,随后也不管众人反应如何,便径自走下书台回后台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