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制甲

    第九章 制甲 (第2/3页)

幅体型跟自己和二丫差不多的。

    用绳子大致量了量长度,将那些已经破破烂烂的棉花全都拿出来,先用水浸湿,然后反复敲打,敲打成一层层薄片。

    明人朱国祯在《涌幢小品》中对棉甲有这样的记载:“棉甲以棉花七斤,用布缝如夹袄,两臂过用脚踹实,以不胖胀为度,晒干收用。见雨不重、霉鬒不烂,鸟铳不能大伤”

    即便是最简单的棉甲,在不加入铁片的情况下,已经拥有了不俗的防御力,前提是别跟眼前这棉甲一样穿的破破烂烂,棉花走型。

    而楚行经过一层层的锻造,这棉甲已经初步有了外型。又将每一幅铠甲里面剩余的铁片拿出来,敲打一番,用锻造过后的棉布将铁片包裹起来,然后再一层层的敲打,使其融为一体。

    最后在打上铆钉固定,缝合在剩余的两件棉甲里,放在太阳底下晾晒一番,两副崭新的铠甲,就这样做成了。

    楚行自忖,自己这手艺,哪怕是不造反,找个兵部的衙门口,去做铠甲,估计也能混口饭吃。

    毕竟往后朝廷少不了打仗,像是咱这种手艺人,到哪里吃不饱饭呢?

    二丫蹲在一方,不住的用手去抚摸楚行制作的铠甲,忍不住用拳头砸了两下,顿时感觉拳头上一阵阵撕裂感传来,忍不住赞道:“大哥,好本事,这便是正宗的棉甲吧?”

    楚行非常满意的打量着眼前这两幅甲,他的手法虽然有些粗糙,但是好在用料足,刨去现在铠甲里的水分,估计这两幅铠甲的平均重量能达到四十斤左右,属于质量勉强过关的棉甲。

    楚行心目中的甲胄,不算盔笠,起码要有五十斤到六十斤,棉甲是基础,里面必须配备铁丝网、铁片,外面必须配备皮革,这样才是真正的好甲。

    用楚行的话说,老子若有三千好甲,岂能不横行天下。

    棉甲的锻造虽然需要用水浸泡,但是在锻造的过程中,就已经几乎将水分挤压干净了。

    再经过了半日的晾晒,此时棉甲已经成型,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