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大败土木堡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十章:大败土木堡 (第1/3页)

    正统十四年八月,大同。

    边疆形势急转直下,七月王振撺掇朱祁镇亲征的时候,还没有这么败坏,等大军赶到大同,却是忽然听闻大同守军接连吃了败仗。

    看着郭敬那惊魂未定的眼神和体态,王振故意挺直了身体,笑道:“我有二十万大军,一人一脚也能把也先踩死。”

    “郭敬,你可真是给咱家丢脸,出去以后,别说是咱家的干儿子。”

    他话说完,余的太监们也都大声嘲笑。

    但郭敬接下来说的话,却真正震惊了这些本来胆子就不大的无根之人们。

    郭敬本来就因为被嘲笑而羞耻,汇报战况时自然添油加醋,说也先如何如何的威猛,瓦剌骑兵如何如何的骁勇。

    说起前线大同军队兵败的惨状,更是怎么惨怎么说。

    司礼监王振,也就是个欺软怕硬的货色,这个大明朝第一个阉党集团的党魁,与后世的魏忠贤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事实证明也的确是如此。

    王振豪言出关,甚至还没见到瓦剌的一兵一卒,仅凭郭敬的一面之词就被吓得一屁股跌在地上,立即决定跑路。

    “什么,陛下听信了王振的鬼话,想要北撤?”兵部尚书邝野听见圣旨,像见了鬼一样。

    “为什么要改变原有路线,直接从居庸关返京不好吗?”

    尽管众多文武一再反对,由于叫门天子的信任,大军最终还是听任王振的指挥,摒弃了兵部原定的撤反计划,绕路从蔚县返京。

    实际上,王振的这个决定,阴差阳错还是对了。

    因为从他的家乡蔚县,正是由紫荆关入京的必经之路,大军只要沿着这条路返回,足可以平安入关抵达京师。

    然而,大军刚走了五十里地,新命令又来了。

    原来是王振在马车窗户边上发现沿途都是庄稼,所以平素根本不在乎老百姓死活的王振,做了一个极其“高尚”的决定——原路返回,再从居庸关返京。

    他不是害怕踩踏庄稼,他只是害怕踩踏了他老家的庄稼,不仅回老家装逼的目的达不到,还会起到反效果。

    这样一来,随行的大军来来回回一直在兜圈子,几天下来不仅一步没动,原本精力充沛的将士,也都变得人困马乏、毫无战心。

    然而,这个时候,也先骑着马追上来了。

    无数的瓦剌骑兵,正在远处的山坡上,注视着忽然转向的亲征大军,个个都是目瞪口呆,不知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御前护卫将军樊忠知道此事大军的险境,就要进帐去面见朱叫门,让大军加快速度,立即入关。

    不久,大帐周围也聚满了对王振不满的文武大臣。

    然而,到了门前,他们却连见到王振一面都费劲,出来的不过是王振的干孙子,司礼监小太监喜宁。

    喜宁只是一个小太监,但面对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野在内的众多大臣,却也是毫无畏惧。

    究其原因,无非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