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叫门天子

    第十三章:叫门天子 (第3/3页)

   作为宣武城的守将,杨洪能在这种时候坚定拒绝朱祁钰的叩门,这就已经难能可贵。

    但杨洪能顶着被秋后算账的危险去拒绝,并不代表其他人也能!

    唯今之计,最好的办法,就是另外立一个皇帝,这样一来,各地的守将就都不用冒着抗旨的风险拒绝也先入城!

    孙太后站起来,干咳着,倚靠曹吉祥搀扶,这才勉力支起沉重的身子,坐在离群臣近一些的八仙桌旁。

    她嘴唇张了张,良久,方才轻声说道:“你们先回去吧,让、让哀家想想…”

    “臣告退!”于谦没有二话,留下这份四十五名在朝臣子们联名的奏疏,起身便走。

    待群臣散去,曹吉祥一旁说道:“太后,于谦他这是在逼宫啊!”

    “陛下还在大同,要想办法把陛下救回来啊!”

    孙太后无奈的笑了笑,是啊,但凡有办法,她又怎么会对于谦当众服软,说让她想想呢。

    一旦到了明日早朝,于谦再次提出,这件事就没有第二个可能了。

    现在朝中,三分之二都是于谦的党羽,皇帝吃了一场天大的败仗,本人还做出如此令人不齿的行径。

    传言汹汹、众口铄金!她一个太后在京师,实在是独木难支!

    想到这里,孙太后冷笑一声:“这个于谦,倒还是给哀家留了一些薄面。”

    “传话出去,叫司礼监拟旨吧。”

    ......

    力挽狂澜者,绝非匹夫,国士也。

    智勇兼备,方为国士。

    于谦,就是现在大明朝的无双国士!

    自从朱祁钰下达了让于谦暂代兵部尚书的命令以后,于谦想要行事就方便得多了。

    于谦在当晚就以兵部尚书的职权,向大明境内的所有州府下达了公文,一些特殊省份,还特意下达了额外的命令。

    这些地方,就是山东、河南、南京和浙江,这些地方的二线部队有很多,而且大多可以通过运河、官道尽快抵达京师。

    地方上的将领接到兵部公文以后,顾不得对惊天的变故感到吃惊,几乎都是在放下公文的第一时间,率领能召集到的部下昼夜兼程地开始行军。

    目的只有一个,尽快赶到京城!

    因为于谦给他们下的是死命令,逾期不至者,斩!

    这么做的理由也很简单,包括于谦在内,没有人知道瓦剌什么时候打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