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又起啥幺蛾子

    第十回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又起啥幺蛾子 (第2/3页)

合下,这门婚事算是成了。

    可就在两家人欲要商定彩礼和婚期时,王老汉却不同意了。

    原来,有一日王老汉去镇上买米,正巧碰见了自己的一位好友,二人便去了酒馆里叙旧。

    谈话间,王老汉说起了女儿的婚事。好友一问未来女婿的名字,当即就拍起了大腿,说道:

    “那李成志并非本分之人,虽说读过书,但缺乏礼教,你家紫嫣贤淑有德,你怎么放心将闺女嫁给那样的男人呢?”

    此言一出,王老汉吓了一跳:

    “老兄你认识他?”

    “当然!不仅认识,他正是我儿子的朋友。之前他们两人一起到京城参加过科举考试,他名落孙山回家种地去了。后来他到过我家几次,言谈举止不敢恭维。婚姻是大事,你可要三思后行啊!”

    王老汉一听这话,猛地拍了下桌子:

    “王二娘,你险些害了我闺女啊!”

    王老汉哪有心情喝酒?很快,酒席散了,王老汉辞别好友后就开始往家里走。

    王老汉一边走一边想:

    “不能只听老兄的一面之词,万一冤枉了李家人,岂不遭人唾骂啊?我还是找熟人去问问吧!”

    王老汉有一位远房亲戚就住在李老汉家附近,只是两家人多年未曾走动,关系有些生疏了。

    眼下闺女的终身大事要紧,王老汉买了些礼品就去登门拜访了。

    那位亲戚是个老实人,不会说谎,见王老汉来了,他很是吃惊,但毕竟是亲戚,于是就很热情地招待王老汉。

    酒席之间,王老汉就询问起李成志的为人。

    亲戚思忖片刻之后,朝着王老汉用力摇了摇头:

    “我劝你还是重新给闺女找个好人家吧!”

    亲戚没有多说,仅此一句话。王老汉闻言后摇了摇头,说道:

    “看来那日老兄说的话是真的了,这个天杀的王二娘啊!”

    这下子,王老汉心里有谱了,告别亲戚后就去找王二娘,不仅将这门亲事推掉了,还狠狠地责骂了王二娘。

    那王二娘并非是知情不报,只是收了李家银子有些偏心罢了。王二娘赶忙赔不是,可王老汉生气了,甩手离开了。

    “到手的银子怕是要没了,这该如何是好啊!”

    王二娘无奈地摇头叹息,随后硬着头皮将此事说给了李老汉。

    李老汉闻言后吃惊不已,而那李成志当场就火了,对王二娘是一顿埋怨,还将王二娘赶出了家门。

    “强扭的瓜不甜,儿啊,你别着急,爹一定会给你找一个好媳妇!”

    王老汉哪里知道他的儿子并没有释怀,李成志早将婚娶之事说给了朋友,眼下王家人悔婚,他的脸往哪放?

    李成志越想越生气,觉得王老汉和紫嫣是在戏耍他,后来将心里的怨恨都放在了紫嫣身上。

    “我得不到那谁也别想得到!”

    李成志恶狠狠地自语道。

    当晚,李成志买了些酒,就去找张木匠了。张木匠本就对他疼爱有加,一听说外甥的遭遇,张木匠当场就发火了。

    “那王家果真是欺人太甚,居然拿婚姻大事当儿戏。你放心,舅舅一定给你出气!”

    张木匠说道。

    二人一直喝到深夜,酒席散后,张木匠怕他出啥事,遂将他送回了家。

    说来也巧了,半个月后,王老汉欲要给闺女紫嫣打制一个木床。

    这事就传到张木匠耳朵里了。午时一过,张木匠主动登门,要接木床的活。

    王老汉一想:

    “有木匠主动来了,这倒省得我出门找了。”

    两个人开始谈价钱,张木匠此行是来为外甥报仇的,不在乎工钱给多少。王老汉一听十分满意,于是就答应了张木匠。

    张木匠得意一笑,走进了王家。王老汉买来了木材,张木匠就在院子里开始忙活起来。

    木床快要做好时,张木匠趁人不备,偷偷在木床里做手脚,将一个木娃娃放进了木床的隔层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