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度小度,渡我过河之十五

    小度小度,渡我过河之十五 (第2/3页)

。小时候曾和小伙伴,来此地到处“打游击”,但因没有标注地名,所以名字一概不知。我第一次听闻“免锣巷”这个名字,还是摄影大家老兵新传49告知的。我第一次听闻“免锣巷公园”,还是从先生您这获悉的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名字很亲切,真的感谢你们。在公园名字未正式确定前,还是容我暂称之为“大观区水上公园”或者叫“免锣巷公园”。后者没有雷同,或许更贴切些。

    最后再次感谢先生的大笔赐教!

    枫林晚:关于免锣巷的名称,作为一个外行,我想提出一个猜想:也许这个“免锣巷”是“篾箩巷”之误,以讹传讹,就像读作黄土炕,写成黄土坑一样。

    瑾瑜:停车坐爱“枫林晚”,令人浮想联翩啊。幸会幸会。名字这个东西很神奇,在未确切知道TA之前,各种不确定性都存在。比方说“Tina”,译成中文,有说缇娜的,也有说蒂娜的。又譬如“Wang Xia”,写成文字后,有几种版本。如:王霞,汪霞,王夏,汪夏,王 侠,汪侠等。

    旗杆街:这二者不一样。‘黄土墈’,是个正儿八经的地名,后人图省事写作‘坑’,将错就错至今。看看先人们是怎么写这个地名的:(最后一图‘墈’和‘坑’并存,说明不是什么通假字)。至于“免锣巷”,这条巷子也是一条老巷子,但因为偏居一隅,远离主干道,也远离市区(五十年前是真正的郊外),许多安庆人不知道它。

    现在这条巷子已不复存在,但地名影响还在。不过作为公园名似乎不好。‘免锣巷公园’?不如去掉‘巷’字。

    瑾瑜:先生学识渊博,能够引经据典,让我大开眼界。公园的名称有的依据地名命名的,有的依据历史人物命名的,有的因为某个典故命名的,有的综合当地特征命名的,有的寄予某种愿望命名的。以老地名命名,不忘历史,留住根脉,也是蛮不错的。

    “免锣巷”我第一次听到就颇感亲切。但不知道为啥叫“免锣巷”。就像黄土坑西路的城市节点公园,我百思不得其解,为啥叫“节点”公园。今日我却突发奇想,是否有这样的寓意:“每天节约一点点,每人节约一点点,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明天。”比方说,每天节约一滴水,每天节约一度电,每天节约一张纸,每天节约一升油。这只是个人的臆想,权当是美好愿望吧。由此联想到先生提及去掉“巷”字,简称“免锣公园”,好像也蛮好。“免锣”,取其谐音“免了”,意思是“免去一切繁文缛节,事情就好办的多了。免除一切不必要的纷争,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家园。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也只是个人臆想,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旗杆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