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策划公益广告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十三章 策划公益广告 (第1/3页)

    公益广告有时候被认为是喊口号、泛泛而谈,不能深入人心,是因为很多公益广告并不能让人有所感触。

    而究其根本,是创作者在策划公益广告时,并未带入进它们所宣传的内容当中,设身处地的来策划。

    比如宣传“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光盘行动”之类的公益广告,让人看上去很假大空,就是如此。

    很多人也知道这些个概念,但是体现不到他们生活中的实际行动里去,出门忘记关灯、不重复利用水资源、吃了一两口的菜不打包等等。

    也不是说这样的事就是不对的,毕竟水费电费还有饭菜钱,都是自己要出的。

    但作为这些公益广告的策划者,是要呼吁人们节俭不浪费,可他们自己这回事,再想写出广告来让别人做到,这不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嘛?

    所以说,如果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想要策划出来的广告触动别人,首先得先触动自己,让自己有所明悟。

    这次秦川要策划的广告,主题是处理孩子成长与父母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这个主题很经典,从古至今,如何处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这个命题,永恒且充满矛盾。

    看到这类主题,秦川能回忆起前世不少关于这类事情的说法,像孔子表达的希望孩子“小棒则受,大棒则走”。在卡夫卡笔下小说《判决》中,儿子则被父亲强权逼迫,最终跳桥表达抗争。

    现实当中也有很多时候,孩子不理解家长,家长不理解孩子。

    有时候孩子觉得我只是想要一双好看点的鞋子,也才几百块钱,学校里很多同学都有,为啥我就不能有呢?

    可家长自己都舍不得买贵点的东西,穿的衣服也就几十块一件,甚至去拼夕夕买九块九一件的,也照穿不误。

    当他们带着一身疲惫回家,操心着这个月该还的房贷、要交的水电费,想着肉又涨价了、孩子课外班学费好几千……他在心中感慨着百物皆贵时,孩子要的几百块的鞋,真的能成为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代沟出现的原因,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