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四 《建国天竺,女帝怡然——郝怡然传》(下)

    番外四 《建国天竺,女帝怡然——郝怡然传》(下) (第2/3页)

热情。

    对内,她继续励精图治,试图突破大明帝国的技术封锁,建立公主领自己的重工业体系,以及以本土为主的经济体系。

    对外,她带着公主领继续扩张。

    既然在印度次大陆上的扩张容易引起大明帝国警惕和敌视,那她就发展海军,向海外扩张。

    一是在非洲建立天盛公主领的海外领地。

    虽然目前大明帝国在海外开拓的重心是美洲和非洲,但非洲广大,仍有很多地方没被大明涉及,这就是公主领的机会。

    第二,便是增强在欧洲的商贸活动,跟在大明帝国后面,利用工业商品冲击欧洲市场,吃一些大明帝国开拓欧洲市场的残汤剩饭了。

    不要小看残羹剩饭。

    欧洲文明之发达此前本就仅次于神州,颇为富庶。又早于大明登上大航海的舞台,殖民全球一两百年——底层的穷苦大众或许没钱,但中层,尤其是高层贵族绝对大大的有钱。

    从这些欧洲贵族、富豪口袋中掏钱,郝怡然可没有丝毫心理负担。

    ···

    乾元四十九年,六月。

    印度次大陆的天气格外炎热,郝怡然便带着沈兆和一双儿女到领地东北边一处避暑胜地休假避暑。

    说是避暑,但郝怡然每日仍不忘处理一些重要国事,对内外的各种情报也格外关注。

    这一日,沈兆给她拿来了一摞大明帝国的报刊。

    “自三十九年,太子因食福寿膏被废,大帝思虑近一年后,虽挑选九名出色皇子下放帝国各地管理一县,以查其资质能力。

    如今过去了近十年,这新太子没选出来,帝国政局却因‘九龙夺嫡’多有动荡,官场吏治亦不如之前清明。

    我看这这些报刊上的报道,旁敲侧击之下,大帝怕是心思全在挑选太子上面,并未注意到帝国这十年的变化。”

    郝怡然将报刊上沈兆划出的重点都翻着看了看,随即笑道:“帝国政局昏暗,这不正是我们的机会吗?”

    沈兆露出些许忧色,道:“乾元大帝和母亲一样,当年不知从昭武先帝那里得了什么好处,明明六十多岁的人了,可从报刊照片上看仍像是四五十岁的样子。

    龙未老,威犹在,不管你心里有什么想法,最好别轻举妄动。”

    郝怡然道:“相公放心,我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我们跟在大明后面,在非洲、欧洲吃了十年的残羹剩饭,能得到的好处已经不多了,必须开拓新的海外地盘才行。

    因此,我准备趁机派出一支队伍进入南美洲东部,以及瀛洲西部。

    这根据悬镜司外卫的情报,这两处大明都司力有未逮,还是有不少地盘可供开发的。

    另外,我们在欧洲的商业版图也可以尝试暗中扩大一番。大明内部政局不稳,外面的这些官员未必有心思针对我们。”

    沈兆知道郝怡然如今心思主要就在国事和教育子女之事上,对国事尤其看重。

    此事既然郝怡然拿定了主意,他再劝说也无用。况且郝怡然的这番动作,也不算多激进,于是他便没劝说了。

    事实证明,郝怡然的选择没错。

    之后一二十年,大明帝国内部政局因“九龙夺嫡”每况愈下。

    虽然大明帝国军事实力依旧强劲,对外仍能称霸全球,日不落帝国的位置不可动摇,可海外诸藩王、封疆大吏却都渐渐生出异心。

    乾元六十年,时年53岁的郝怡然在争取郝禧瑛的支持后,向乾元皇帝进表,宣布改“天盛公主领”为“天盛王国”,获得乾元大帝许可。

    同时,对内改革军政、官制,使得天盛公主领军政体质完全转变为独立王国模式。

    此事之后,美洲各王领、瀛洲各王领,纷纷效仿。

    大明帝国诸藩名为封王,已多实为一独立王国,只是如藩属国般,以大明帝国为宗主。

    乾元大帝以及大明帝国对此事并无什么特别的反应,似乎是默许了。

    这令不少藩王暗暗开心,却又有些不踏实。

    郝怡然倒是大概猜得出来乾元大帝为何会对藩王自立之事放任不理。

    其一,大明帝国如今虽然看着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实则军队、官场都已浑浊一片。

    若是没有大动作,还能唬住诸多封藩及敌对外国。可若是在大动作中漏了底细,说不定便会引出更大的动乱,便是日不落帝国之位也难保。

    其二,自昭武七年诸藩开始迁封海外,建立王领,已过去八十多年。如美洲永王领、定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