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妈耶,大秦的宰相,这么博学的吗?

    第一百五十四章 妈耶,大秦的宰相,这么博学的吗? (第2/3页)

声,心中倒是有些理解项家叔侄了,那叔侄俩面对百越联军,堪称是百战百胜,可对上秦军却是一泻千里,一路直接从番禺国,败逃到了西瓯国,将六国力量损耗殆尽不说,如今更是仓惶西逃,往更荒蛮的骆越而去……

    如今看来,实在不是项家叔侄菜鸡,而是秦军实在太无解!

    秦军带着无可匹敌的威势,将阵列推进到大型投石机射程之内。数十架大型投石机不在前进,原地调整射角开始装填。

    呼呼呼——

    稍后,数十颗冒着青烟的大铁弹,呼啸着飞上半空,越过还在前进的秦军大阵,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向王城城墙。

    熊心吓得一缩脖子,但很快便发现,铁弹飞行轨迹,似乎不是朝着城头而来。

    而是向着城墙与护城河之间的羊马墙打放。

    轰隆隆——

    轰隆隆——

    轰隆隆——

    随着一颗颗大铁弹落下,震耳欲聋的爆炸声随之响起,瞬间便将羊马墙炸塌一片。.c

    肆虐的橘红色火焰,升腾的白色硝烟,让城墙下宛如炼狱。

    爆炸带起的震荡冲击波,更是冲到了城墙上,将守城军民震的踉跄不已。

    禁卫们还好一些,虽脸色苍白,却仍是强自撑着,躲在垛堞后,观望外面的秦军。

    而老弱妇孺们就不行了,或是抱着脑袋趴地上,或是直接吱哇怪叫着逃下城墙。

    城下有督战兵卒,架着矛戟想要阻拦,熊心赶忙喊道:“莫要伤了妇孺,让他们逃吧……”

    “这霹雳雷火的威力,实在可怕……提前献城是对的,否则大战一起,恐怕伤亡会大大超出预料……”

    熊心明白,这一波精准的霹雳弹,虽是要炸毁羊马墙,却更是给他提醒。

    该开城了!

    此时秦军大阵,已经快要压到护城河边,若再不开城,霹雳弹便要打放到城头上。

    熊心看向身边的禁卫们,愧然摆手道:“诸君,放下吊桥,打开城门吧。”

    这些禁卫,皆是熊心的亲信,昨夜也是他们策应熊心出城入城,自然已是知晓献城之事。

    此时得了熊心的指令,便也不做甚么扭捏之态,有人去城门楼里,搬动机括放下吊桥,有人下了城墙,挪开塞门刀车开门。

    熊心则是向其他懵逼的守城禁卫们,以及还在瑟瑟发抖的老弱妇孺们,喊道:“降了吧……没有人会死……城外来的乃是始皇帝嬴政本人,他会妥善安置你们……往后好生过活,莫要再妄想其他……”

    嘭——

    吱呀呀——

    在熊心的呼喊声中,已是吊桥落下城门洞开。

    秦军战阵里冲出一队队骑兵,风驰电掣般冲上吊桥,冲进洞开的城门洞。

    守城禁卫和老弱妇孺们,呆愣愣的看着这一幕。

    片刻后,有人默默放下兵器,接受了现实,也有人不愿向秦军投降,或是横刃自戕,或是纵身跳下城墙。

    熊心看到有老人抱着孩子要往城下跳,撒腿冲过去便是拉扯,泣声哀劝道:“何苦如此……何苦如此啊……长者若是怪我降了秦军,杀我便好……不可使义士血脉断绝……”

    老人拉扯不过年轻力壮的熊心,怒道:“既是义士血脉,岂有苟全之理?!”

    熊心还是小瞧了这些一心反秦复国的义士,他的满心好意,不见得所有人都领情……

    越来越多的秦军骑兵,高喊“降者不杀”涌入城中,随后是更多的步卒,东南北三门迅速被控制。

    剩余的西门,则成了不愿投降又不愿坐以待毙者的希望。

    围三阙一的战术起作用了,许多人从西门逃出王城,可随即便遇上了章邯率领的伏军骑兵,还是逃不出去!

    至中午时分,战事已是告一段落,愿降的降,愿死的死,各有命数。

    城中肃清之后,秦墨和嬴政在禁卫的拥簇下入了城,而后径直进入西瓯王宫。

    熊心似乎被那些舍生取义的顽固派震的不轻,行尸走肉一般随着君臣二人进入王宫,宛如丢了魂。

    直到嬴政主动找他说话,他才猛然回神:“陛下说甚么?”

    嬴政温言道:“人各有志,你也不必多想……华夏一统,乃是大势所趋,非人力所能抗衡。”

    “当年你祖父熊槐,真正的楚怀王在位时,任用屈原等人变法图强,彼时屈原等人,也曾提出兼并天下的设想,只是后来变法半途而废,所谓设想也成空谈……”

    “朕说这些,是想告诉你,当今之世,纵然没有大秦,也会有旁的国家,将这华夏一统,或许是你楚国,也或许是东方的齐国,亦或是北方的燕赵……”

    “但只要华夏一统,彼时便会有旧族遗民,心存妄想逆势而行,而后便是叛乱与平叛,这是不可避免的阵痛……”

    “最后,这华夏之地,终将是一个整体,无论是顺势而为者,亦或是逆势而行者,也终将是史书一笔而已,纠结是无用的,看开些,过好自己的日子吧!”

    嬴政这番话,虽然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嫌疑,但绝对堪称是高屋建瓴,见解深远。

    哪怕秦墨都听得一愣一愣,后世人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翻看史书,恐怕也不一定能得出如此结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