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后记 (第2/3页)

我与宋老师的初识,便是如此。

    只是在那个烟雨朦胧的傍晚多看了她一眼,就开启了这长达十年的折磨与纠缠。也只因多看了那一眼,便从此改变了我的一生。

    恰巧那天是开学第一天,恰巧我就站在走廊间。恰巧我没有带雨伞,恰巧在教学楼的两个门之间,我与宋老师选择了同一个。

    恰巧平日里三四点钟便会离校的宋老师,偏偏那天就等到了放学才下班。而恰巧在她撑伞的那一瞬间,我的目光被她吸引并转移到了她身上。

    倘若这其中有任何一个环节出错,我们都不会有如此深刻的缘分。是的,也就是说,我只要避开其中一个环节,便可以逃此一劫了。

    假如那天我晚些时间从班级出门,假如我冒着大雨跑回家,假如我与其他同学共打一把伞,假如我去到走廊另一端。再假如,宋老师撑伞的一刹那,我不看向她。

    那样,是不是一切就可以有所不同了?

    我知道这样想显得有些俗气。有一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自我安慰。但,或许我只能如此解释。也可以说,我只能那样去期盼。

    如今的我,就好像一个被宣告了癌症晚期的病人,我有许多期盼的事情,然而身体的机能却不允许了。

    如果说对于生命的遗憾,我想我最遗憾的,就是还没有好好看过这个世界。这些年来,因为疾病和疫情的原因,我始终被囚禁在家中和医院。

    所以假设人生能够重来,我想去看一看“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走一走“一览众山小”的泰山,站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瀑布前,欣赏“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阔。然后再去到“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的扬州,和“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枫桥。

    可惜,这对其他女孩来讲轻而易举的事情,对于如今的我而言,却是无能为力的渴望。

    从前我总以为,人类的自杀是崩溃到极致后的歇斯底里,可如今才明白,也许那些大张旗鼓的宣扬和呐喊,都是存有希望的。

    就像我曾在学校门口割腕给她看,我想在其他人眼中,那样的行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