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两宫情 第15章 再进东宫

    玄武门之两宫情 第15章 再进东宫 (第2/3页)

郑氏,见郑氏憔悴不堪,满面无神,不似往常。

    世民命人取来饮馔给郑氏等人食用,郑氏只是不用。世民亲自上前,低声说道:“你不吃也要为孩子想想,有位郡主还在吃奶啊!”

    郑氏刚吃了一口,世民低声说道:“本王在家族里找个孩子做你继子,如何!”他刚说完,就被长孙无忌拍了一记,什么不提提什么。郑氏的五个孩子刚刚一起亡故,怎么可以说这样的话,这不是挖心是什么呢?

    世民却已经不知自己还在乱说,他对郑氏说道:“您是想留在长安,还是回荥阳老家呢?本王都帮你准备!”

    郑氏突然哭得不绝。长孙无忌简直要被世民气死了。

    荥阳郑氏是上百年来的五姓之一,名门望族。而且五姓通婚,轻易不与外族通婚,李建成能与郑氏通婚,已经万分荣幸。更别提女儿被夫家赶回娘家这种丢人的事情。

    长孙无忌只得推了推世民,拉开世民低声说道:“难道长安还容不得一个郑氏吗?你说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不为朝廷多想想了!”

    世民思考了半日,这才有点懂长孙无忌的意思。一掌手,对郑氏说道:“虽然东宫会腾空,但是太子建成的一切旧物都交给您和您的郡主,好么?”

    郑氏这才止住啼哭,向李世民跪拜行礼,世民有些诧异,难道自己杀了建成和建成与郑氏的孩子,郑氏不怪罪吗?

    郑氏淡淡地对李世民说道:“我父故交智越大师有弟子在长安,能否为太子超度呢?”

    世民点头说道:“本王都答允您!”

    郑氏这才不再多说什么,手持一挂碧翠念珠,轻轻摞了下秀发,慢慢取下秀发。世民和长孙无忌大吃一惊,原来郑氏已经剃度。她失神地牵过几位郡主的手,离开东宫。

    李世民叹息一声说道:“郑氏,不,我的嫂子什么时候剃度的,为什么没人来回禀我呢?”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一路来看东宫的殿阁。自己的西宫与东宫比起来逼仄得太多了。李世民在东宫的亭台楼阁中穿梭,见各处宫娥都用百数计,不由心中摇头。

    李世民回到前府,是太子府门人更宿的地方。长孙无忌本来想请世民来到正厅,一一召见。但世民觉得不必如此。他想一处一处看看情形。

    长孙无忌说道:“咱们今天带来的人手太少了,难免会出乱子!”

    世民冷笑道:“能出什么乱子呢?一班文臣而已。”

    长孙无忌只得紧紧跟随在世民的左右,一户一户掠过。太子门人们见秦王到来,居然没有通传集令,反而是逐户勘察,都满面慌张不已。深怕一个令秦王不快,就会被拉出去砍头,不多时,院中已经跪满了太子门人。

    世民取来名单,其实他也不必多看名字,都是十分熟悉的老对手了。李纲、裴炬、郑善果、贺德仁、萧德言、张楚贤、李立言、赵弘智、徐师、杨弘礼、张弼、韦庆嗣、陈子良、唐临、王大礼、可达志、李安俨等百余人都到了场。

    世民刚想说话,自己西宫的门人来报,尉迟敬德大人到了。世民心想:想必自己与长孙无忌只带了十多人再次来到东宫,才俩个时辰未到,弘义宫就急死了。不然尉迟敬德怎么会来呢。世民点头之后,尉迟敬德就携兵马进入东宫,前后把殿院把守住了。

    世民不由觉得由衷得好气又好笑。自己还仅仅是个秦王,怎么就像了个皇帝,出去遛个弯,到东宫走半天,也被尉迟敬德跟过来。唉——

    ----------安兴贵家中--------------

    世民还没想完,却听康崇举着铁签子,将羊肉插在世民的嘴里,说道:“想什么呢!肉都快插进鼻子里去了!快吃快吃,不能冷了。冷了就不香了。”

    世民接过铁签子,嗯,许久不曾吃到羊肉串了。如果草原突厥这次南下,全长安的财物都用来退敌的话,那往后的日子里,不知还要多少天是天天吃素的呢。

    世民的眼里是长孙无忌与安元寿坐在一起大快朵颐,嗯是的,四国舅也不是铁打的,陪同世民吃素了好多天,一碰到油腥,还不是一下子吃个饱?

    康崇和安元寿诧异地看着长孙无忌和世民吃撑了,像俩只饿死鬼投胎,弄得康崇都摸着世民的脑袋说道:“陛下,别撑坏了。慢点吃。”康崇游历在长安之外,都没这么饿过。这皇帝都做了俩个月了,怎么能饿成了这样?

    世民点头说道:“朕回去得把御厨换了,换你们胡人的厨子。”康崇和安元寿相视而笑。

    安元寿又呈上了糊踏子、馕和馍,又配上了牛肉汤。世民和长孙无忌二话没说,接过来,一面咬着糊踏,一面把馕和馍撕得一小粒一小粒,泡在牛肉汤中。

    高士廉、萧瑀、封伦、唐俭、房玄龄、杜如晦、安兴贵、安修仁、魏征和王珪都小口小口吞咽着食物,吃多少任意,尤其几位年长的相爷本身也吃不了多少。

    康崇对安元寿说道:“看陛下和尚书大人这么个吃法,难道长安城里要人吃人了!”

    安元寿点头说道:“三叔,如果你再不回来,就看不到长孙尚书大人把世民陛下啃光了。”俩位胡人大首领笑得没完。而世民和长孙无忌只拿眼睛射死安元寿,腮帮子里鼓着牛肉汤。必须先对付了牛肉汤,再来对付康崇和安元寿。

    康崇小口小口得吃着签子上的烤羊尾巴,见安元寿已经切着哈密瓜。

    康崇直截用铁签子戳来一块,喝了一口酒,笑咪咪得指着琴女,对安元寿说道:“大侄子,咱们府里只有胡女,你什么时候有这雅好,听汉人的古琴?”

    安元寿笑道:“三叔觉得好,大侄子把她送给三叔,如何?”

    康崇用铁签子直截撩开琴女的帷幕,一眼过去,不由吓了一跳,铁签子落在了地下,跪倒在地,口称草民万死。

    长孙无忌放下铁签,直截望着琴女颤抖的双手。这双手不是秦王府里各位娘娘的双手,那她又是谁,惹得康崇都要跪拜行礼呢?

    世民似乎记得什么,又似乎早已忘却,双手扶过一半帷幕,众人见此女黄肤瘦削,不着脂粉,形貌枯瘦。但貌色中正,哪里是寻常门户的女子,正是内室之中王珪相爷的女儿王珩姑娘。

    世民回脸再见王珪,只见父女俩的脸色像一对乌鸡脸,王珩侧脸不语,而王珪大人更是满脸不悦。真是把宰相家的脸面丢到了十里地开外。大家还以为王珩这位“琴女”是安兴贵家蓄养的艺姬呢。王珩差点被康崇轻薄,又被安元寿送人。

    世民大喜脱口说道:“朕俩月前将王珪大人大赦回京,他奔回东宫就来找姑娘,姑娘却在安元寿家里弹琴?”

    王珪之女王珩冷笑道:“陛下,东宫被腾空,我是太子府的女婢,那里哪会有婢子立足的地方。多亏出来后,安元寿公子在数日前收留了我。”

    李世民气得真想爬起来揍安元寿,天杀的,天知道王珪大人最宝贝这位王姑娘,还把王姑娘交给了李建成俨加看管。

    谁料到王珪大人从流放地回京之后,李世民为了找王珩,那是把京城的地皮都揭开来给王珪看了。而安元寿却假做不知情,将王姑娘藏几天。岂有此理!

    世民激动地伸开双手,扶着王珩的肩膀,说道:“赶紧跟你父亲王珪回家!你住安元寿家里像什么话?”

    王氏却觉得脸色滚烫,侧过脸说道:“安元寿公子对我好得很,回家做什么?”

    世民转脸对王珪说道:“王丞相,您倒是说句话!”

    王珪顿时冷脸说道:“我无所谓,我要她回家做甚么,爱哪便是哪。”原东宫太子建成的门人王珪就是块臭石头,王珩脾气更像王珪,父女俩像极了宝刀碰上了磨刀石了。

    王珩一面抚琴,一面说道:“你原来是为了我爹来找我?”

    安元寿和康崇相视而望,忽然微笑。却见世民傻傻地点点头说道:“当然啦,你躲着我们干什么,知道朕和你爹都急死了!”

    王珪冷笑着,皮笑肉不笑,皇帝陛下李世民的确是急死了,但王珪是不会为这个宝贝女儿急不死的,就没见过京城中有大家闺秀那么疯过。

    王氏取来一杯清水说道:“是的,我爹如果不急,那你又怎么会急呢?”长孙无忌不由微微而笑,世民是不是个傻瓜呢?

    世民依然傻傻地说道:“你知道吗?如果找不到你,你爹说了,根本不会来辅佐我的!”

    王氏喝干了清水,点头说道:“又不是我来辅佐你,他辅佐不辅佐,关我什么事!”诸位大臣,尤其原西宫天策府的诸位无不想把嘴里的食物喷笑而出,这位大家闺秀注定嫁不出去,除非有傻子想要她了。面前就有一位天大的傻瓜在此。

    世民依然不解风情地说道:“朕那么需要王珪,请王姑娘多多美言啊!你千万别离开京城,千万不要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