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两宫情 第32章 世民登基

    玄武门之两宫情 第32章 世民登基 (第2/3页)

程,恐怕魏征要死在长安之外了。

    不多时,诸人见千金堡就在眼前,世民策马上前,对诸人说道:“当时我们在哪里?”秦琼上前指着千金堡之外的山地说道:“我们在那高处,命王君廓突围,罗士信就接替了王君廓驻守在千金堡。我们不能搭救罗士信,罗士信最后被刘黑闼杀害。”

    世民不由泪光点点,对秦琼说道:“帮我现在挥令旗,命罗士信突围!命他跟我回长安城!”秦琼等人不解其意,罗士信早已亡故,又哪里去挥令旗命罗士信突围?王世充、窦建德已灭,刘黑闼亡故,战火已经消失在了千金堡城外,世民到底是什么意思?

    康崇已经明白了世民对罗士信的深情,便请尉迟敬德留下保护世民,他与秦琼二人带二名卫率重回高地,远远地扬起了招魂旗,罗士信罗将军,如果在天有灵,今日世民又一次亲临千金堡,英灵有知,请跟随世民旗帜的左右,一起回长安!

    世民与诸人各带一袋美酒,撒开马蹄,狂绕千金堡一周,撒下甘甜的美酒,以敬当日杀得天昏地暗的千金堡一役的诸人,亡魂不散,告慰生灵。

    世民诸人祭慰英灵之后,并未惊动千金堡守军,这才迤逦前往洛阳城,最多只有俩个晚上就能赶到洛阳城了。过了新安,眼看就到了洛阳城,大家先到黄河边的孟津的北邙山,因为罗士信葬于北邙山,在罗士信生前的要求下,把他与裴仁基父子葬于一处,世民在北邙山与王世充正面硬刚中两次遇险,此时的世民只顾祭奠罗士信的亡魂,根本记不得自己的往事了。

    世民重回北魏宣武帝景陵,魏征同世民讲了北魏宣武帝年间的文治武功,北魏宣武帝南讨昏庸的南齐,北伐草原强悍的柔然帝国,一生在世颇有建树,酷爱佛教,废黜子贵母死。

    世民听来感喟,连连点头,忽然说道:“那草原胡人在我中原横冲直撞,甚至掳掠买卖我中原人口,真的不能忍啊”。世民望着景陵,忽生抱负,这北魏宣武帝何许人,何须跟他去比,难道我大唐朝还不如北魏宣武帝么?

    康崇说的对,秦王封地本与秦始皇是一处的,秦始皇汉武帝雄才伟略,我李世民难道不能做得么?

    世民心中暗起较劲之心,魏征又为世民历数北魏开国之事,世民越发雄心勃勃。

    而长孙无忌见世民眼神逐渐坚定,便知道这位太子爷爷雄心已起,恐怕大唐朝又是一番治世!

    这一日,世民等人终于来到洛阳城,天下巡守魏征和天下副巡守李桐客带着人手这就分别。此时长安来报,诸人吃惊之中,来人说道:“太子殿下,皇帝陛下请您立刻回京,准备登基称帝的一切事宜。”

    诸人无不大惊,皇帝陛下李渊做的决定太快了,这还不到一个多月,世民直接从秦王到太子再到登基称帝?

    诸人无不下跪道贺,魏征微微一笑,打马欲走。却听身后世民喊道:“魏夫子!”

    魏征带马上前,翻身下马,紧走上前,世民伸手紧紧握住魏征的双臂,说道:“夫子,我在京城等你回京,再去登基,不然也就罢了!”

    魏征吃惊地笑道:“登基是国家大事,怎能随意更改黄道吉日,只为了魏征!”

    世民泪水满襟地说道:“您不能安全地回来,我怎能去做什么皇帝?”

    魏征更加好笑,说道:“我不是好好的嘛?太子何出此言呢?”

    世民命康崇上前,世民对康崇有所交代之后,康崇策马同葛辛伽、青舟与魏征、李桐客俩位巡守在一处,世民心中知道康崇在玄武门之时反叛秦王府,玄武门之事在世民与康崇心中横亘不去。

    世民觉得抹不开面子,而长孙无忌终究是世民的心腹,这里上前,微笑对康崇说道:“康崇!好好照顾俩位巡守!”

    康崇微微点头。

    康崇微笑道:“千里送行,终须一别,康崇已经不是朝廷的人,该是投靠不老楼了,看看祖薇能不能收留我啊。”

    长孙无忌说道:“康崇你开什么玩笑?其实,你也看到了,连魏征大人都没事,何况你追随了殿下足足十年于左右,出生入死——”

    康崇摇了摇头说道:“多蒙殿下和尚书大人不弃,不过殿下说的对,天下已经平定,何必枕戈达旦?这些年,我独不能照顾祖薇与她的不老楼,以后会追随她左右,大人如果真心补偿我们,就照拂照拂我二人的生意吧。”

    青舟已经命不老楼的车队先行。康崇策马在长孙无忌马前犹豫了片刻,知道自己在玄武门的那天反叛秦王府已经不能回头,便与魏征、李桐客、葛辛伽、青舟并辔而去。

    世民从后赶到,迟迟无语。这些年来,世民自小有长孙无忌在侧,而隋炀帝时期,十五岁的李世民又与身在胡人部落的康崇在雁门关大战,至今秦王府人人惊谈不已。待李世民十七岁并州举事,康崇又追随在世民左右,能在世民左右跟随那么久的卫率,非康崇莫属。

    现在世民平定天下,剑指边疆的雄心已起,但康崇又偏偏离开,心中怎能不凄恻呢?

    这日,正是世民登基的日子,群臣已经在郊外朝贺,庆典由司空裴寂亲自主持。世民因魏征迟迟未到,非常郁闷。世民正当祭撒酒水于天地。身后有臣子回禀,“天下巡守、谏议大夫魏征回京求见!”世民大喜过望,不顾裴寂、萧瑀、封伦三位相爷的阻止,从祭坛处疾奔而下,他远远见魏征从人群远处走来,世民仿佛一个久未见家长的孩童一般,狂飞而来。

    世民见魏征满面风尘,显然回京也来不及梳洗就来见世民。世民瞧了又瞧魏征说道:“夫子怎么又瘦了!您辛苦了”

    魏征弹眉说道:“陛下!小臣不辛苦,陛下太记挂小臣了。”

    世民搀扶着魏征的手臂,俩人直到祭坛之下,刚要分开。却听遥遥间马匹的马蹄声,有人高声喊道:“军报!六百里加急!”

    群臣大惊失色,自古以来,皇帝的登基之日,即使老天要砸下来,也不会接什么快报,何况是军报啊,这多么不吉利!

    世民向诸人挥手,立刻停止了自己的登基礼仪,见鬼,自己是不是有史以来最倒霉的皇帝,好好的登基礼仪竟然还要接军报!

    世民一见远远奔驰而来的军人,几乎已经瘫倒在地。世民见来状说道:“六百里跑了多少时辰?”

    军人哭道:“马只带了俩匹,还跑死了一匹!”

    世民深深吃惊,对左右说道:“有没有清水,赶紧喂给他食物和清水。”

    左右面面相觑,这种时候,哪里会有人带清水和食物在身边呢?世民见这名军士口干舌燥,神魂不清。他不假思索的跑上了高台,从祭礼的祭坛上,抱下来一坛子敬献给天地的清酒,来到军士面前,和气地说道:“辛苦了,全吃掉,没事!军情再紧急,也有我李世民呢!”

    裴寂、封伦、萧瑀、宇文士及、长孙无忌诸人无不吃惊地语无伦次。军士突然眼泪狂飞,抱起酒坛子喝上一大口解渴,裴寂刚想上前,世民起身说道:“天地之根在百姓,百姓就是天地,让这孩子尽情的喝,天地降罪,只在我李世民一人!”

    裴寂这才没有做声,世民又对裴寂说道:“军情紧急,我带文武百官回大殿商讨军国大事。司空在南郊代我烧柴祭奠天地。”裴寂立刻领命。

    -------渭桥之盟前夜--------

    世民、长孙无忌、康崇、安元寿和王珩攀谈到了第二日,追忆往事,久久唏嘘。王珩对诸人说道:“如果这次胡人南下,仅仅是因为俩百只死鹰的事件,那我愿意去草原,查找原因!”

    世民绕过诸人,怒道:“王姑娘,朕已经跟你说过,绝对不允许,别说你是女儿身,即便是中原的鸟把式,那也绝对不能去草原!”

    王珩大声说道:“陛下也要想想因果吧!”

    世民说道:“因果报应?我李世民对他们草原难道不仁?要有这因果报应?”

    王珩说道:“我没这个意思!但是我们要找找草原胡人南下的原因吧!”

    世民点头说道:“强盗要杀人,这还有原因?”

    王珩说道:“那您要想想强盗生下来难道就是强盗!”

    世民说道:“姑娘如果是男人的话,我会命你教化全天下的强盗的!”

    房玄龄、杜如晦、王珪、魏征和长孙无忌听得简直无语,王珩简直不可理喻,诸人把眼神扫向了王珪,老爷子,您家女儿疯了吧,去虎狼窝里做好人好事,行教化之道?羊入虎口也不懂?这么浅显的道理啊!

    世民冷笑道:“你是认真的?还是想去草原同突利可汗和亲,尽管直说!”

    王珩怒道:“李世民!你在说什么!”王珩忽然眼泪倔强的挂了下来,她没来由的心中一酸,推开舍门,大声对诸人说道:“我便要去死,你们谁都别拦着我!”

    世民心中狂怒,大声说道:“如果你心里只有突利可汗,我会立刻拧下你的脑袋来祭旗!”

    王珩突然奔了回来,冲到世民面前,大声说道:“那你拧啊!我难道会、会怕?”

    王珪大惊失色,闺女王珩太无礼了,拖着王珩的手说道:“跟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