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楼顶对狙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51章 楼顶对狙 (第1/3页)

    来到顶层后,徐清风立刻猫着腰,凭着记忆中鬼子枪声的位置,悄悄持枪摸到了仓库的东南角。

    陈奇峰也低着头弓着腰,紧随其后跟了过来。

    仓库顶层周围,有一圈一米多高的栅墙,正好可供他们隐蔽。

    这时,对面交通大厦上面,又有枪声响起。

    一些子弹打的仓库下方,正在抢修掩体的国军将士们心惊胆战,纷纷躲避。

    徐清风扭头看了眼陈奇峰,抬手示意他不要起身。

    遂即循着枪声悄悄探出了半个脑袋,开始搜寻鬼子狙击手的位置。

    很快,他便在对面楼顶一处较为隐蔽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个头戴钢盔,手持三八大盖的鬼子。

    狙击手顾名思义,就是埋伏在暗处,伺机进行暗杀,从事精度射击的射手。

    通俗意义上也叫神枪手。

    急切间,第6步兵联队也抽调不出那么多,专门配备狙击步枪真正意义上的狙击手。

    所以,对面交通大厦上面这些鬼子,大多数都是拥有较高射击精度的鬼子神射手。

    其实,在抗战之初,由于训练有素,再加上三八大盖特有的长枪管,稳定的弹道,日军的射击精度普遍都非常高。

    百米内命中率至少在九成以上!

    这也是抗战初期,中国军队打不过日军,一经交战便伤亡惨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很简单,例如双方在一百米到二百米范围内的火力对射。

    缺乏训练的中国士兵,打十发都不一定能击中一发。

    而日军十发可以中九发,甚至更多。

    命中率相差太远!伤亡交换比自然也是天壤之别。

    当然,像是周卫国这样经过严格训练的特殊人才,以及久经战阵的老兵除外。

    不过,这样的老兵,在庞大的抗日队伍中是非常稀少的。

    甚至许多战士,连像样的训练都没经过,便被拉上战场了。

    而拥有较高射击精度的步兵,在日军中是普遍存在的。

    说到底,还是双方军力,训练等一系列因素上,都有着巨大的差距。

    言归正传,找到第一个目标后,徐清风没有急着开火。

    而是在心中默默记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