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高陵谒王、老骥逝殇

    第二十一章 高陵谒王、老骥逝殇 (第2/3页)

、荀纬等人皆到了凌云台。

    “臣等参见陛下!”

    “众卿不必多礼。”

    曹丕看起来气色上佳,他取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头号异姓王重臣,大魏吴王孙权自江东送来的一份奏表。

    “众卿,都看看这个。”

    司马懿接过此信,与陈群一同先看了起来,只见信中说道:

    “皇帝陛下:臣吴王权言,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三千匹,出秭归,请往扫扑,以克捷为效。”

    不多时,群臣皆已传看完毕。

    “子扬【刘晔】,以为如何?”

    曹丕笑问刘晔道。

    刘晔微微一笑,他明白,陛下这是在敲打自己,之前曾经劝阻加封孙权一事。

    刘晔毕竟是臣,且是一个懂得揣测上意的臣子,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

    “陛下洪福齐天,吴王既已上表请讨贼寇,陛下自当答复之,以嘉其心。”

    曹丕此刻心情大好,他笑道:“子扬言之有理。卞兰,帮朕写一封回信给孙权,就说:“昔隗嚣之弊,祸发栒邑,子阳之禽,变起扞关,将军其亢厉威武,勉蹈奇功,以称吾意。”,另外,再让中书省拟一份诏令,就说,以荆、扬、江表八郡为荆州,以吴王孙权兼领荆州牧;荆州江北诸郡为郢州,以故荆州牧征南大将军、昌陵乡侯夏侯尚,为郢州牧。”

    “唯!”

    散骑常侍卞兰接了口诏,立即便着手准备去了。

    曹丕又笑道:“朕听说,刘备此番东下,与吴王交战,树栅连营七百馀里。以朕之见,备不晓兵矣,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此兵忌也。刘备,必败无疑!”

    “陛下圣明!”

    群臣一揖而拜。

    ——

    北郊,尚未散尽的寒意,随着春风,吹入长亭。

    于圭为父亲添着温酒,似乎是不愿过早的说出临行前的告别,父子两人就这样,举樽沉默了好一会儿。

    “圭儿,时辰不早了,饮下这樽酒,为父便要启程了......”于禁微微一笑,一仰头,便将樽中酒一饮而尽。

    “父亲......”于圭顿了顿,却没有再说什么,他笑了笑,举起酒樽,也是一饮而尽。过了一会,于圭也是微微一笑,他轻轻放下酒樽,朝父亲行了一礼:“保重......”

    “好。”于禁置下酒樽,便起身离席,就如同于圭儿时送父亲远征一般,于禁这一次,依然没有再回头。于圭就这样,目送着父亲年迈的背影,渐渐消失在了北方的微风之中。

    往日,总是祈求父亲凯旋,而今日,于圭却只愿父亲一路平安,除此之外,再无任何奢望。

    于禁并没有让随行的扈从一并北上,而是自己独自一人,信马由缰。

    他太想好好的看看这片锦绣江山了。这是他伴随先王、与兄弟们一同一戈一矛、一刀一剑打拼出来的锦绣江山啊。

    一路上,他看着那曾经伴随着先王踏平的江山,看到了战火平息的祥和中原。

    想当年,自己拔广戚、破吕布、攻定陶、围雍丘,每一战都是那么酣畅淋漓。

    还有先王曾经对自己的评价:

    “虽古之名将,何以加之?”

    身为战将,能有如此待遇,夫复何求?

    自己即便是为先王粉身碎骨,又有何惧?

    自己曾经的梦,不就是这样的吗,为后世子孙打下这片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天下......只是,没有人会记得自己这个曾经的将军吧。

    往昔如梦,一如白驹过隙、亦如白云苍狗。

    于禁取出随身携带的北方夏鸡鸣酒,这是北方百姓最常做的酒,前夜酿存,翌日鸡鸣即可启而饮之。

    他美美的饮了一口,这北方的风,这北方的人,还有这北方的酒,于禁已然深深沉醉在其中了。他不禁轻声说了句:“久违了......”

    春风一度,又一度,却始终无法渡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