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平乐观许允谋除司马昭、太极殿曹髦觐见郭太后

    第二百七十八章 平乐观许允谋除司马昭、太极殿曹髦觐见郭太后 (第2/3页)

马师阴沉的脸色,看诊的大夫此刻浑身抖得如筛糠一般。

    看着灵云那瘦小的身形、发白的脸色,司马师心中的悲伤就宛若决堤江河一般轰然而至。

    他悔,后悔自己为何要参加这毫无意义的酒宴,不及时回到家中。

    他捂着剧烈疼痛、流泪不止的左眼,心中的悔恨竟全数转化为了对曹芳的愤懑。

    恰好发现曹芳小动作的司马师即将要和皇帝撕破脸皮,因此这阵愤懑不需要过多的理由。

    这一路走来,自己就宛若是受了诅咒一般,妻女亲友纷纷离散,但司马师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

    ————————————

    发现了天子曹芳小动作的司马师当然没有选择放过皇帝。

    他第一时间便派了身为郭太后亲族的麾下亲信郭芝进了宫。

    郭芝此刻正与郭太后在永宁宫内秘议着一件大事。

    “你是说,大将军想要废了陛下,立彭城王曹据为新皇帝?!”

    郭太后听了郭芝的话后,面有惊怒之色。

    曹芳虽然不是自己亲子,但这二十余年来,虽然和自己有过龃龉,但大体上对自己这个母后也算毕恭毕敬。

    而且曹芳乃是先帝曹叡钦定的皇太子,秉性聪慧,又无甚大的过失,眼看着就要临朝亲政了,可是此时司马师却想要行废立之事,明摆着就是想要扶植一个新的傀儡!

    郭芝见太后面有不满之色,赶忙继续说道:

    “太后有子如此,却没有尽到教导之责,且大将军废帝之意已决,今又勒禁兵于宫外以备非常,依臣之见,太后不如顺着大将军,速速写好废帝懿旨,否则的话,恐怕对我郭氏不利啊!”

    面对郭芝明目张胆的威胁,郭太后心中怎么可能不感到惧怕。

    司马家的屠刀屠了一家又一家,就连夏侯玄、李丰这样名满天下的名士都没能逃过厄运,倘若自己得罪了司马师,恐怕到时候确实会连累到整个郭氏家族。

    念及此处,郭太后长叹了一声,只能同意郭芝的建议。

    曹芳肯定是保不住了,但,立谁为新的皇帝,同样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决定。

    自己虽然不能得罪司马师,但同样也不能脱离曹氏。

    如果皇帝姓曹,自己这个皇太后自然是名正言顺,可一旦皇帝姓了司马,自己就是郭家一个老太太而已,还能有何尊荣可言?

    思虑已定的郭太后点了点头,无奈的对眼前这个已经彻底投入司马家门墙的族叔郭芝言道:

    “废立乃国之大事,哀家欲亲见大将军,与他当面详谈。”

    眼看任务即将成功的郭芝岂肯就此放弃,他继续不依不饶的劝郭太后道:

    “大将军日理万机,哪能有时间入宫来呢?太后但当速取玺绶,写下废帝诏书才是!”

    郭太后无奈,长叹一声,摇了摇头,只能遣身旁侍者取来玺绶,她决定先顺从司马师的意思,废掉曹芳。

    但与此同时,郭太后的心中还有些别的想法。

    “诏书我已经写好了,现在我可以见一见大将军了吧?”

    察觉到郭太后语气不对的郭芝立即干咳了几声,企图化解尴尬。顺利拿到废帝诏书、任务已经完成的他自然再没有拒绝郭太后的请求。

    ——————————

    “大将军,如果你执意要立彭城王为帝,那老身又当置于何地?!”

    “太后,以微臣之见,彭城王乃文皇帝之子,性情纯孝,德行高洁,正是新帝的最佳人选啊!”

    司马师和郭太后此刻心中都如明镜一样清楚,彭城王曹据虽然辈分高,资历足,但为人一向软弱无能,十分易于把控。

    司马师之所以一再坚持要立曹据,自然是想要一个合格的傀儡。

    但郭太后也有自己的顾虑,对她而言,皇帝是谁,抑或是大将军是谁,全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她郭家的地位不能崩塌。

    彭城王与她亡夫先帝明皇帝曹叡是兄弟,一旦彭城王曹据继承大统,自己还怎么当这个太后?

    念及此处,郭太后并没有妥协,她态度强硬的继续反驳道:

    “彭城王,乃先帝兄弟、哀家之季叔,如立其为皇帝,我又如何自处!就算哀家的地位无足轻重,难道明皇帝绝嗣也是小事吗?!”

    司马师没想到郭太后搬出了明皇帝的名头,一时之间,他也不好办了起来。

    思忖片刻后,司马师决定退让一步。

    反正立谁为帝并不重要,关键是这个新的傀儡足够听话就好。

    “既然如此,那太后认为,立谁为新帝,最为合适?”

    郭太后见司马师好不容易松了口,急忙说道:

    “哀家以为,高贵乡公曹髦,乃是文皇帝长孙,明皇帝兄弟之子,于情于礼,都要比彭城王曹据更为合适,大将军不妨再仔细考虑考虑。”

    郭太后最终决定,立时年十四岁的高贵乡公曹髦为新帝。

    她依稀记得,曹髦这个孩子十分好学,甚至有传言说,其虽然年纪轻轻,但文采武略已然隐隐有当年文帝的影子了。

    日理万机、并不关注宗室子弟的司马师并没有关注过曹髦,他只知道这是个十四岁的少年。

    两人沉默了片刻后,司马师见郭太后态度强硬,因此打算先召集群臣,将废掉曹芳的诏书给满朝文武去看。

    等废旧帝一事尘埃落定,再让群臣商议一下新帝的人选。

    司马师思虑已定,于是答应了郭太后的请求,行礼后退出了永宁宫。

    ——————————————

    庙堂之上,当群臣看到郭太后的废帝诏书、听到司马师废帝的意思后,纷纷大惊失色。

    群臣虽然叽叽喳喳的议论了一番,但迫于司马师的权柄和司马家的残忍秉性,衮衮诸公竟无一人敢出面反对。

    司马师见目的已经达到,于是装出了一副涕泪横流的样子,他哭嚎着说道:

    “陛下虽无过失,但皇太后令如此,我等身为人臣,又怎能违逆王室之命啊!”

    司马师这番说给史官听的话,连自己都不相信,又怎能说服满朝文武?之所以大家都不说话,自然还是因为司马师手中的生杀大权。

    但此时此刻虽然没有人明言反对,但也没有一人主动表示同意。

    而司马师极力拉拢的中领军许允,此时此刻脸上甚至还有愤懑之色,这让司马师感到非常不爽。

    钟会见朝中气氛有些尴尬,立即决定出班为司马师帮腔:

    “古时伊尹放逐其君太甲,殷商国祚得宁;前朝霍光废昌邑侯,大汉国运升平。权定社稷以济四海之事,伊尹、霍光二贤行之于古,大将军行之于今,此事有何不可?臣钟会赞成迎立新帝!”

    司马师满意的对钟会点了点头,然后顺着钟会的话势说道:

    “诸君对师如此看重,师自当担起大任,怎能因贪图贤名而坏国家大事?既然太后之令如此安排,我等为人臣者,自当尊奉其意才是!”

    就在这时,身为宗正的宗室曹刚再也忍不住了,他一把挣脱旁边扯住自己衣袖的堂兄曹演,然后持笏阔步出班骂道:

    “司马师,你以为我曹氏无人了么?!陛下多年以来一直无有过失,如今即将亲政,你就急吼吼的张罗着废帝,你的野心未免也暴露的太快了吧!我身为曹氏宗子,大魏大宗正,今日誓死不同意你的请求,有本事你再诛杀一次我曹氏子弟的三族啊!你敢吗!”

    听到这儿,一旁脸色煞白、浑身颤抖的曹演狠狠的抽了曹刚一个嘴巴子,企图让堂弟闭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