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匈奴计生委员会

    第七十四章 匈奴计生委员会 (第2/3页)

上南下的寒冷北风,导致阴山南麓水草丰美,此时这个地方正被铁弗匈奴的刘卫辰所占据。

    此时已经快要入冬,刘卫辰已经在阴山南麓集结了三万多骑兵。对于铁弗匈奴这种游牧民族来说,只要是个男儿,骑上马就是兵。

    而且还是比较精锐的那种,这导致往往游牧部落南下劫掠,往往无所顾忌。

    直到农耕民族披上了铁甲。

    李靖的三千军队已经缓缓的靠近阴山,很快就有探马来报,“将军,前方便是匈奴部落,看规模大约三四万骑。”

    “秦琼的军队到了哪里?”李靖摸了下被寒冷的北风吹散的胡子问道。

    “将军,秦将军已经率军行进至参合坡。”

    “参合坡?”李靖凝神问道,“可曾有北魏骑兵动向?”

    这北魏的鲜卑族也是马上民族,但是相对来讲,可比这铁弗匈奴难以对付的多。

    而这参合坡就靠近北魏,因此李靖才会多问了一句。

    “没有发现魏军骑兵动向!”

    李靖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传令三军,准备进食。把咱们带过来的豆草都给战马喂上,换马,准备披甲!”

    李世民的玄甲军都是一人两马或者三马,因此才能极其快速的行动起来。

    随后众军士就下去准备去了,这匈奴骑兵可比这北魏骑兵好对付多了。

    最大的差别,就是匈奴骑兵基本没有披甲的,但是北魏的骑兵,却大多都披甲。

    因为有一个突厥的小部落,曾经突袭了高昌国,学习到了锻造技术。

    但是随后这个部落被北魏征服,合族被迁徙到天山北麓,沦为鲜卑人的锻奴部落。

    因此,鲜卑大军中,装备有极多的铁甲。

    而且北魏鲜卑,横控东西万余里,号称四十万骑,实力尤为强大。

    军士们对于匈奴就没有那么上心了,真以为骑上马就叫骑兵?

    他们将从太原带过来的豆草掺在一起,喂给战马。

    马都是直肠子,现在已经快入冬了,这草原之上其实鲜嫩的绿草并不太多,匈奴的战马每到这个时候,一般都比较消瘦!

    而李靖则是携带了大量的豆草,每逢冲锋之时,必定让战马吃的饱饱的。往往到了最后冲锋的时候,才能够追上匈奴骑兵啊!

    军士们都开始忙碌了起来,李靖心中则是充满信心。

    刀不锋利马太瘦,你拿什么和我斗?

    李靖一声令下,三千骑兵穿上铁甲,然后排列着整齐的队形,开始缓缓加速,往匈奴的大营冲去。

    而换下来的马匹,开始被专门的人带到一路往东而去!

    刘卫辰此时正在大营当中与各部头人一起饮酒,“干!”

    “哈哈哈,这中原人就是痛快啊,送来了这么多的金银珠宝不说。还有如此之多的丝绸茶叶和盐巴,咱们今年过冬可就不愁了!”

    有一个头人问道,“大单于,这中原人袁绍是想让我们攻击河东,可是那河东的秦王李世民怎么能是好惹的呢?大单于此番聚集大军,可要三思啊!”

    刘卫辰还没有说话,但是他十七岁的儿子刘勃勃却是雄心万丈,顿时怒斥道,“这中原人有什么可怕的?我大匈奴有天狼神庇佑,是上天之子。”

    “我撑犁孤涂必定率领大匈奴横具天下,倒是整个中原都是我们的草场!”

    刘卫辰对于儿子的雄心十分蛮夷,顿时大小的道,“我儿好志气,等你做单于之时,定当能够振兴匈奴,与北魏分庭抗礼!”

    “北魏算个什么东西?也敢与我大匈奴分庭抗礼?”

    刘勃勃的话音未落,刘卫辰就惊奇的发现,大地开始抖动起来了。

    “敌袭!”刘卫辰一下子踢翻了身前的桌桉,大声道,“怎么回事?难道是北魏骑兵?”

    刘卫辰的反应还是很快的,很快就离开了大帐,看到前面一排排如同大山一样的骑兵军团,刘卫辰顿时眼中一阵凝重,“是中原人的骑兵!”

    “放箭,快放箭!”

    许多匈奴弓箭手已经开始围绕在刘卫辰身前,稀稀拉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