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淮南决战

    第128章淮南决战 (第2/3页)

后路被金国偷袭,  决定撤回淮北。

    当五万多蒙军撤到涟水对岸时,阔端忽然又收到了北岸传来的消息,河北蒙军入援山东,  金军大部已经撤回徐州,只有一部人马,暂时不知去向。

    阔端见河北蒙军入援,不用担心后路,而自己在南岸一通劫掠,又不愁吃喝,随即改变主意,暂时留了下来,希望寻机再战。

    南宋这边面对蒙古的入侵,主战派面临巨大的压力。

    这个压力不仅是来自投降派、主和派,还来自民间。

    南宋的百姓过惯了安逸日子,对于战争的承受能力比较低。

    面对蒙古的入侵,起初还能同仇敌忾,可时间一久,心中难免会抱怨战争还不结束。

    因为对百姓而言,战争不仅影响生产,影响他们做生意,连生活也受到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主战派有迫切结束战争,把蒙古人赶回北岸的意愿。

    这时两淮制置使赵范,见蒙军有赖在南岸不走的架势,只能率兵来战。

    在蒙古攻入两淮这段时间,赵范不断调兵,加上赵葵在阔端撤退后,率领兵马北上,集结于淮南的宋军,已有十多万人。

    此时,在楚州城内,制置使衙门,赵范坐在中堂,下面坐着赵葵等将。

    “本官刚得到消息,河北蒙军进入山东,进攻山东的金兵,畏惧蒙军势大,已经撤回徐州!”赵范沉声说道:“这也就是说,有大批蒙军将抵达淮河北岸,随时可能南渡,增援阔端!”

    蒲察官奴撤回徐州,阴了赵泰一把,不过他和合达,也知道河北蒙军进入山东,对战局将发生影响。

    合达担心南宋方面没有准备,所以派遣信使,说明了山东的情形。

    这既是帮助南宋主战派,稳住宋金联盟,也是为了在赵泰死后,同赵范搞好关系,以便获得宋援。

    赵葵等人听说金兵缩回徐州,河北蒙军进入山东,不禁议论纷纷。

    “河北蒙军抵达淮河北岸,如果他们也渡过淮河,那战局怕是对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