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襄阳水深

    第七章 襄阳水深 (第2/3页)

性命,多亏了伊籍两次告知,加上赵云的护佑以及马跃檀溪的奇迹,这才使刘备幸免遇难。

    沐风前世看书,总是疑惑伊籍一位依附刘表的文士,如何能知道蔡瑁、张允二人的布局,此时面对着伊籍这位正主,便将以前心里的猜测说了出来。

    “我与你们先生年岁相差不大,便称呼你们沐风、听雨罢!”

    伊籍看着眼前的童子,心中暗暗感叹:这沐风小童子虽然看着年岁不大,但与他对话,却丝毫感觉不到对方乃是孩童,许多想法与表达,居然如此老练。

    “你所料不错,我与景升本是同乡,这干系嘛,也颇为不错。”

    话锋一转,伊籍肃声道:“不过单凭我,想要为玄德造势、谨防荆州归曹,却有些有心无力。”

    “愿听先生详说。”

    “蔡瑁与张允,皆为外戚;蒯越,是随景升多年的功臣。此三人皆有意降曹,而蔡瑁和张允同时又联合蔡氏,排挤公子琦,扶持公子琮。”

    伊籍叹了一口气:“如今公子琦远逃江夏,刘景升又状态日下,只怕这荆州便要落入刘琮之手。届时,有蔡瑁、张允二人扶持刘琮,要想荆州不落入曹操之手,难如登天!”

    伊籍所说,前世对于三国极为熟悉的沐风自然知晓。

    话说早在曹操显露出了对荆州的野心后,荆州派系内便产生了抵抗与投降两种声音。

    主张投降的中坚力量是刘表的小舅子蔡瑁、张允,以及刘表的核心谋士蒯越;而坚决主张抵抗曹操的则是江夏太守黄祖。

    黄祖的身后是荆州黄氏,是荆州最大的家族之一,如黄承彦、黄忠与黄盖等人皆是其家族成员,可谓是人数庞大、声名显赫的名门望族。

    而原先因为黄祖身为荆州重镇,身后的势力又实力不凡,抵抗派一度压得想要投降的众人喘不过气来。

    不过在上个月,黄祖与孙权决战,却反被甘宁所杀,使得荆州支持抗曹那一派逐渐式微,投靠曹操的论调在这襄阳城里越发高涨。

    看着陷入沉思的沐风,伊籍捋了捋胡子:

    “不过若是你有所妙招,大可说来……”

    与沐风简单说了几句,伊籍便不再敢真拿眼前的童子当寻常童子看待。

    要知道伊籍本是文官,在判断、权谋上并不擅长。先前一番谈话,伊籍清楚感觉到沐风的眼界与思维甚至要高于自己。此时他也忍不住好奇,面对此局,沐风能有些什么法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