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母亲

    第2章:母亲 (第2/3页)

  赵静殊也是三岁那年,年初一,去祖父屋子里拜年,祖母留下几个孩子吃着点心之际,祖父考了几个孩子在私塾里学习的情况,赵静殊才惊觉,祖父考的内容,母亲私下都教过她,而且孩子们回答的都不如母亲教的有深度。

    祖父问堂哥和堂弟们,你们何以做学问?以何立世?当时祖父的见解是以家族兴旺为己任。母亲却和祖父的见解不同,赵静殊记得母亲告诉她,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义、礼、智、信。君子以品德立世,明君以仁德立国。所以殊儿以后要以品德立世,虽不能向大丈夫舍己之身,还百姓以海晏河清的太平河山,但一定要有,襟怀之广袤,悯世之仁心。

    赵静殊也曾因背书太累,埋怨母亲,“四婶娘家的五妹妹不曾读书做学问,四婶娘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为何娘偏要让我劳神读书做学问呢?母亲当时摸着赵静殊的头笑着,“娘想让你饱读诗经,指望你将来明理,知德,知义,坦坦荡荡,胸怀磊落,凭自己之能立足而活出自己喜欢过的生活。”

    那时赵静姝从祖母屋里出来,回去私下问母亲,“为什么娘会比祖父和私塾先生的学识厉害。”母亲只是笑着说道:“你父亲和几个伯父不是也比你祖父厉害吗,到了我这里,你怎么就觉得稀奇了,你姨母身为女子,学识和娘也不分伯仲的,女子和男子区别只是不同身份罢了,学识可是没有区别的。所以,我们殊儿要好好努力读书,将来到外面过着不同于现在的生活方式,让自己有安身立命的资本。”

    赵静殊的思绪被进来的姨父和哥哥带了回来,香味入鼻,顿时觉的腹内空空作响,将被子叠放好,快速下炕,帮着姨夫拿碗筷,等姨母炒好鸟蛋,大家盘腿围坐在了炕上的矮桌子上,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饭桌上姨母是不让讲话的,赵静殊和哥哥谢子洲眼神递来递去的彼此会意,野鸡是哥哥亲自烤的,味道十分合赵静殊口味,哥哥如墨的双眸里都是满满的傲娇笑意,看着他们俩默契的小眼神,姨父一直憨憨的笑着,不断把撕好的肉放到赵静殊和姨母的碗里。

    吃完饭,姨父收拾碗筷去了,姨母便开始教赵静殊女红。

    姨母已经在一个粗布上绘了一个池塘,池塘里面开满了亭亭玉立的荷花,还有几条鲤鱼嬉戏。照着图案,静姝按着姨母教的针法,微垂着头,皱着眉头,轻佻慢捻地一针一线来回穿梭在图案上。姨母看着一做针秀就皱眉的赵静姝,微微笑着摇了摇头。坐在她旁边指导她错的几处针法。

    姨母家舍不得,也没什么钱买蜡烛,所以天一黑便睡下了。

    静姝早早的就把被子铺好,趁着灶里的余火,把被窝捂暖和点。

    姨母给她讲完一个话本,掖了掖俩人合盖的被子说道,“睡吧。”

    赵静姝将所有头发撸到侧边,侧身转过来看着姨母,思索了会,“我母亲武功和谁学的。”

    “你母亲武功是和我大舅舅学的。”

    “大舅舅做什么的。”

    “以后你会知道的。”

    “我还是想再问问您,我母亲武功如何?”

    “你既然知道你母亲会武功,应该是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