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第4个任务:接触张献忠(下)

    第十三章 第4个任务:接触张献忠(下) (第2/3页)

它选择了,他必须占据这段道路!

    亲自手持一根长枪在最前面,后面则是最后的十名弓箭手,弓箭手分成了三排,然后是剩余的长枪兵,恶狠狠地朝着或卧或站的饵者众扑了过去!

    那里自然也有明军步军在把守,但面对龙十三这几十人显然是不想直接迎上来作战的,略看了一下便纷纷跑掉了!

    “六当家!”

    “一边儿去!”

    饵者还以为龙十三是来救他们的,纷纷站起来向他们涌来,霎时就挤满了道路!

    龙十三大声呵斥,让其躲到一旁去,但这些人眼见着有救星来了,哪里还顾得这许多,依旧围了上来。

    “收!”

    龙十三一身大喝,然后以步行疾刺的战术刺了过去!

    “啊......”

    随着一阵阵惨叫声传出,那些饵者果然害怕了,纷纷往后退,没多时便退到那处山坳!

    完全占据这条道路后,龙十三想了想,又咬了咬牙,决定让袁宗第守住这一端,自己又回到前面,准备来迎接苟伏威骑兵的狂风暴雨!

    他与另外三名长枪兵单膝跪在地上,将长枪插在身体左侧,枪头与地面呈大约四十度的夹角指向半空,第二排则是右脚向前迈出,弯着腰,身体向前倾,身体左侧的长枪与地面呈大约六十度的夹角指向前方。

    第三排则将长枪握在手里,枪尖呈八十度角指向天空,同时用右肩膀抵住第二排的队友。

    从第三排开始,则是三排弓箭手。

    龙十三撤过来时,已经缴获了十余套铁甲,眼下全部被首位各两排长枪兵穿戴上了,龙十三等四人还各戴了一顶宽檐铁盔,这是大明最好的铁盔了,一旦遇到敌人弓箭抛射,还可以低下头硬抗。

    一般情形下,弓箭是不会对这样的铁盔造成太大的伤害的。

    至于后面,有袁宗第在,加上甲胄,弓箭手的配合,又有了对付虎大威部步军的经验,他相信能够还是能够支撑一段时间的。

    现在就看自己能否抵挡得住苟伏威骑兵的进攻了。

    对了,为了不让他们手里这普通的长枪刺到敌方战马后马上折断,最前面的龙十三以及三名长枪兵每人手里的长枪不是一根,二是两根!

    两根绑在一起的长枪!

    于是,虽然都是普通材质,但想要一下折断两根绑在一起的长枪也不容易!

    龙十三现在想的自然不会是击败苟伏威,而是支撑到张献忠大部的到来,依着明军的操性,苟伏威并不是什么名将,见到流贼还有大队援军抵达时,十有八九是会撤退的!

    于是,“让点灯子接触张献忠”的胜利条件实际上就变成了“熬到指定回合”了。

    苟伏威果然来了,得知竟有一小队流贼步军杀到他的骑兵与不步军之间时,他自然怒了!

    当然了,苟伏威没有亲自出手,只是让自己的家丁带着一百蒙古骑兵过来了!

    “隆隆......”

    这条由于大量人马的踩踏而让积雪提前消融进而泥泞不堪的道路响起了隆隆的马蹄声,随着马蹄一起一伏的,还有飞溅的泥水和沾满了泥土的雪花!

    龙十三的小刺猬阵唬住了蒙古骑兵,他们不是傻子,是不会驱使马匹直直地朝着长枪冲去的,战马见到尖锐的物体后也很自动躲避或者停止前行。

    不过,既然是蒙古骑兵,他们一个个都是骑射高手!

    但问题又来了,黄河两岸虽然也有渡口,但大多数地方只是山脚下的小块平地,点灯子他们那处高台下面的平地虽然比龙十三现在所在的大一些,但也有限,若是骑马的话,最多四匹马并齐。

    但龙十三他们只有五十人,以四人一排的话,是占不满这条近百米的狭窄道路的,龙十三进来时,在驱散饵者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在何处布阵最佳。

    最后他选择了其中一段。

    这一段占据了大约四十米的长度,前头距离苟伏威步军所在的山坳还有十米左右,距离渡口则还有约莫五十米!

    这就是龙十三的狡猾之处了。

    此时蒙古骑兵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