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第12个任务:第一次反围剿(7)

    第六十二章 第12个任务:第一次反围剿(7) (第2/3页)

道,但厉害到如此地步他是不知道的。

    “自称是清涧县附近的农户,但他显然会读书识字,不过其书写十分丑陋,笔画也大多不对,但其能通读在下所携带的几本兵书,也能断句”

    “我当时也问过他,按照他的说法,是因为家里穷,没有办法拜师学艺,只能在书院外面偷偷学,一去二来,就只能学个大概,但此人极为聪慧,虽然书写丑陋不堪,平常所说之话也与儒生大相径庭,但极有见地”

    “他在路上救了赵九,很自然就进了我营,他的悟性极高,特别是在武学上,简直可用一日千里来形容,在青龙渡镇与我分手时,其武勇恐怕仅次于我营的惠登相了”

    “他倒是说得一口地道的陕北话,不过若是仔细分辨,还是有些分别,以前在下也是懵懵懂懂,不知晓其间的差别究竟在那里”

    “现在想起来,此人的陕北话夹杂着一些词语是我等所没有的,而我等所说他却全部知晓”

    “对了,我初次遇见他时他留着短发......”

    此时那面相极为凶悍的“蝎子块”拓养坤突然插道:“难怪,估计是鲁智深、武松一类人物,游方僧,既在官军、官府待过,又读过书,从异地回到家乡后突然病倒,然后就沦落成饿殍”

    王自用、张孟存也纷纷点头称是。

    这就是他们几个的见识,如果超出这个见识那就是意外的。

    此时在大明最为流行的评书就是«水浒传»,加上还有各种戏剧、演说(村里看过书的老人读过后再在村里讲述,俗称讲古),里面各个人物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此时的人娱乐活动极少,普通农户、军户、匠户更是如此,听书、听戏、听讲古就是最大的娱乐,特别是后者。

    还有,评书在明末时分才大为兴起,以前只是地方上局部范围流传,到了明末才有了像柳敬亭这样全国性的大家,此时,像左良玉这样的目不识丁的军将最喜欢将柳敬亭这样的说书人请入营中为其说书,还让其享受幕僚待遇。

    拓养坤继续说道:“此人既然能独抗许鼎臣、张宗衡两部而不倒,还连下好几个县城,显然是极为知兵之人,也罢,既然如此,我等便经沁源县西去,趁着官军都被吸引到了霍州附近,赶紧下山,若是夺取一两个县城就心满意足了”

    拓养坤正准备端起茶杯抿一口,眼角的余光瞥到了王自用,只见他的眼神在自己话音刚落的那一霎突然变了一下,赶紧放下茶杯说道:“当然了,彼等既然是从我三十六家分出去的,就要获得大头领的认可......”

    王自用讪笑道:“人家连下好几个城池,估计手下兵马有好几千,丁口十余万了,钱粮更是数不清,何须我等认可?”

    说这话时,他的余光也扫了扫赵胜。

    赵胜会意,赶紧说道:“大头领,等下了山,在下会立即派出人手向龙十三晓谕此事,让其亲自前拜见大头领”

    王自用赶紧摆摆手,“那哪儿能呢,如今战事紧张,这怎有可能,他派出一人前来与我等接洽互相配合作战之事就行了”

    “好了”,王自用接着说道,“既然定下大事,就要分出前锋是谁,断后是谁,这才是我等要真正解决的......”

    “大头领”,赵胜突然说道,“我突然想到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