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豆腐果

    第4章 豆腐果 (第2/3页)

菜的麻辣相比是迥然不同的。

    而糊辣椒就是一味香辣口感满分的调料了,这种辣椒通常由生红辣椒晒干脱水,之后用炉火烤至焦糊。

    冷却变脆后,再用擂钵捣碎,或是直接用手搓成粗块,便成了具有独特焦香的糊辣椒粉。

    不可思议的是,在南楚,竟然早早就有了糊辣椒这种食材,既让她觉得方便,又少了一条发财路,有些遗憾。

    她把蘸料搅拌均匀,用筷子沾了一滴尝了尝。

    “唉,味道是不错,可菜市里竟然找不到木姜子和鱼腥草,缺失了两味灵魂调料啊,特别是木姜子,少了它香味便少了一半…”孙芸娘蹙着眉头自言自语。

    那名为木姜子的香料又叫山胡椒,形状似花椒颗粒,但比花椒光滑,新鲜时呈绿色,干燥后呈黑褐色,这种神奇的香料,闻之介于花香和果香之间,有一股清新的柠檬味,食之又介于麻和辣之间,类似香茅草的特殊口感,不仅能够刺激味蕾,还有益于开胃健脾,非常适用于各种香辣小吃的蘸料中。

    孙芸娘摸了摸下巴,眸光流转,默默想着调料的名字,展开手掌,立马落入一个灰色的小瓷罐。

    甫一掀开盖子,满满的褐色颗粒,她满脸欣喜之情立马代替了前一瞬的郁闷,有厨子老爸在,祖宅里最不缺的就是厨具和调料了。

    她当即倒入菜籽油,架到了灶台上,八成热后,再倒入半罐木姜子,开始熬制木姜子油。

    木姜子颗粒可以直接用于火锅或汤里调味,但是用作蘸料,制成油后,口感会更好。

    约摸一刻钟后,铁锅里逐渐冒起了一层细细的泡沫,孙芸娘当即关火晾凉。

    她用筷子点了一滴木姜子油,放进舌上抿了抿,当即触电似的爽麻感钻进口腔,有点像儿时吃过的跳跳糖,瞬间提神醒脑。

    短短几秒的刺激过后,缓缓回甘,如同一口醇厚的果酒,回味绵长。

    这味道真是一如既往的上头呢,孙芸娘朝着香菜辣椒汁里舀了一大汤匙的木姜子油,搅拌均匀,成了。

    她咽了咽口水,迫不及待地铲起了一块烙好的豆腐,再撒上一勺香菜糊辣椒汁。

    这便是上一世黔中地带的有名小吃——“烤豆腐果”了。

    这道黔中大街小巷都有的小食,可是当地人从儿时就有的的美好回忆,不仅美味,还有个很浪漫的来历。

    豆腐果其实原名叫恋爱豆腐果。

    据说抗战时期,黔中屡屡被空袭,有一对年近半百的夫妇,在菜地里搭了数间茅屋,用来做豆腐果,在这里做好了烤豆腐果再拿到沿街叫卖。

    空袭开始后,这几间茅屋成了避空袭的场所,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两夫妇因为空袭也不敢上街做买卖,就干脆把茅屋改造成店铺,向躲警报的人出售烤豆腐果。

    由于烤豆腐果做起来速度快,吃起来简单,价格还便宜,又能充饥,很快就打开了销路。

    普通人通常吃完解个馋便走了,唯有一些热恋中的青年男女,却买上一盘豆腐果,蘸着辣椒水,细嚼慢咽,谈天说地,一坐就是半天。

    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